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1/2O2(g)===ZnO(s) ΔH1=-351.1 kJ/mol
Hg(l)+1/2O2(g)===HgO(s) ΔH2=-90.7 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3,其中ΔH3是
A.-441.8 kJ/mol B.-254.6 kJ/mol
C.-438.9 kJ/mol D.-260.4 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在标准状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②常温常压下,1mol碳烯(:CH2)所含电子总数为8NA
③1L pH=1的水溶液中,水合氢离子数为0.1NA
④1mol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提供电子的数目为NA个
⑤22.4L的HCl溶于水,溶液中H+数为NA
⑥1 mol CO2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O32-数为NA
⑦12g金刚石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NA
⑧Na2O2与H2O反应,生成常温常压下16gO2,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NA
⑨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约含有3.612 x 1023个碳原子
⑩25℃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l023个氢氧根离子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⑨ C.①⑤⑥⑦⑨⑩ D.③⑤⑥⑧⑨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市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人a mol及b mol碘化氢(a>b),待反应2HI(g) I2(g)+H2(g)达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所需时间:tA>tB
B.平衡时I2的浓度:c(I2)A=c(I2)B
C.平衡时碘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A容器大于B容器
D.平衡时HI的分解率:αA=α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第十四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第十四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四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
①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溶液至过量;
②醋酸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④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石嘴山第三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B.C2H6 C.C3H6 D.C6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应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硫酸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 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2) 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________规格的量筒最好,如果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
(3) 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少量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 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洒在桌子上,则最终所配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5) 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II.)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 熔点/oC | 沸点/oC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A | -11.5 | 198 | 1.11 |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
B | 17.9[ | 290 | 1.26 |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 B.硝酸,烧碱,胆矾
C.醋酸,碱式碳酸铜,醋酸钠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