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2mol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是32 g
B.体积是44.8 L
C.分子数是1.204×1024
D.原子数是2 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n +,B(n+1) +,Cn -,D(n+1)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A. A>B>C>D B. C>D>B>A
C. A>B>D>C D. D>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第一步) ;
(3)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应为 ;(填标号)
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 ,
若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三】
步骤一:收集半试管氯气,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振荡,采用DIS系统的pH传感器测溶液的pH(下同)。测得pH = 3.26
步骤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在40 W的日光灯下光照6 min后,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pH = 1.00。
(5)判断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氧化物,具有特殊的性质。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硫性质的验证实验。
(1)实验用品:分液漏斗、__________(玻璃仪器名称)、试管、具支试管、玻璃导管、乳胶管;亚硫酸钠晶体、硫酸(75%~90%)、NaOH稀溶液、NaOH浓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2S稀溶液、酚酞试剂。
(2)实验装置
装置图中分液漏斗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按照图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具支试管Ⅱ、Ⅲ、Ⅳ中分别加入2 mL NaOH稀溶液(溶液中滴有酚酞试剂)、2 mL酸性KMnO4溶液、2 mL Na2S稀溶液。其中Ⅱ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中现象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性;Ⅳ中若持续通入SO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具支试管Ⅲ内的酸性KMnO4溶液换为氯水,那么具支试管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Ⅴ中加入的是NaOH浓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2 N2O5 (g)4NO2 (g) +O2 (g)△H=+QkJ/mol(Q>0),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s | 0 | 500 | 1000 | 1500 |
c (N2O5) /mol/L | 1.0 | 0.7 | 0.5 | 0.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00s时O2的浓度为0.35 mol/L
B. l000s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0.5mol/L< c (N2O5)<1.0 mol/L
C. 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至平衡
D. 相同温度下,若起始充入了参与反应的三种气体各0. 5mol/L,则反应逆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