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物质的量必相等
B.在任何情况下,等质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所含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目一定相等

分析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并不都是气体;
B.氮气与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
C.体积一定时,温度、压强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氢离子浓度不一定相等.

解答 解: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体积相等,对于液态、固体的体积不相等,故A错误;
B.氮气与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frac{m}{M}$可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含有分子数目相等,故B正确;
C.体积一定时,温度、压强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一氧化碳与氧气的物质的量关系,则不能确定质量关系,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氢离子浓度不一定相等,如一元强酸与二元强酸,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目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根据PV=nRT理解温度、压强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RxO42-+MnO4-+H+→RO2+Mn2++H2O变化过程中,0.2mol RxO42-离子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mol电子,请填空: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RO2
(2)x=2;
(3)按以上书写顺序配平后的系数依次为5、2、16、10、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所得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水合三氯化铝B.氢氧化铝C.无水氯化铝D.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制备TiO2和Ti的原料是钛铁矿,我国的钛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含有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TiO2的流程如下:

(1)Ti的原子序数为22,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2)步骤①加铁的目的是将Fe3+还原为Fe2+
步骤②冷却的目的是析出(或分离、或得到)FeSO4•7H2O.
(3)上述制备TiO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FeSO4•7H2O;考虑成本和废物综合利用因素,废液中应加入石灰(或碳酸钙、废碱)处理.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_{300℃,Ar}^{Mg}$Ti
已知:
①C(s)+O2(g)═CO2(g);△H=-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 的△H=-80kJ•mol-1反应TiCl4+2Mg═2MgCl2+Ti 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下列指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2S溶液中:SO42-、K+、Cl-、Cu2+
B.无色溶液中:Fe2+、Na+、ClO-、Cl-
C.室温下,$\frac{KW}{c({H}^{+})}$=0.1mol•L-1的溶液中:Na+、K+、SiO32-、NO3-
D.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Na+、SO42-、C6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0.5 mol 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 NA
B.78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2.8g N2和2.8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
D.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M+)>c(H+)>c(OH-)>c(A-
B.中和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硫酸,②盐酸和③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1>V2=V3
C.稀氨水中部分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c(NH3•H2O)>c(OH-)>c(NH4+)>c(H+
D.1mol/LNaX和1mol/LNaY两种盐溶液中c(X-)=c(Y-)+c(HY),则HX为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B、E为同主族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是短周期中与水反应最激烈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A的氢化物比元素B的氢化物更稳定
B.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C.原子半径:C>D>B
D.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元素E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
①11.2L氨气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是0.5NA
②在常压、室温条件下,1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③48g 臭氧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④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有的原子数目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