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果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frac{bc}{a{N}_{A}}$B.$\frac{ac}{b{N}_{A}}$C.$\frac{ab}{c{N}_{A}}$D.$\frac{b}{ac{N}_{A}}$

分析 依据n=$\frac{N}{{N}_{A}}$=$\frac{m}{M}$计算解答.

解答 解:分子数为b的气体的物质的量n=$\frac{b}{{N}_{A}}$,则气体的摩尔质量M=$\frac{m}{n}$=$\frac{a}{\frac{b}{{N}_{A}}}$=$\frac{aNA}{b}$,则C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n=$\frac{c}{\frac{a{N}_{A}}{b}}$=$\frac{bc}{aNA}$;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计算,熟悉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_{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所示:

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氨
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第一步反应是放热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H4+(aq)+2O2(g)═2H+(aq)+H2O(l)+NO3-(aq),△H=-346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f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
(2)比较y、g、h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ClO4>H2SO4>H2CO3.(用化学式表示)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化合物A和B,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B是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其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AB.(填序号)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如图2所示)
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②常温下,为使0.1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中性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 1mol•L-1 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3所示: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②若R溶液中改加20mL 1.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原溶质固体的是(  )
A.Al2(SO43B.Na2CO3C.AlCl3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目标的是(  )
A.若I中装过量高锰酸钾溶液,Ⅱ中装澄清石灰水,则能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
B.若I中装足量澄清石灰水,Ⅱ中装浓硫酸,则能测定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C.若I中装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Ⅱ中装浓硫酸,则能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D.若I中装BaCl2溶液,Ⅱ中装水,则能证明SO2和NO2混合气体中SO2不与BaCl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中美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报告说,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已在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并将其保存.聚苯乙烯属于(  )
A.合金B.硅酸盐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的研究,把过多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
①如果将CO2和H2以1:4的比例混合,通人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4H2→CH4+2H20
②若将CO2和H2以1:3的比例混合,使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则生成的该重要化工原料可能是B (填字母).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③二氧化碳“组合转化”的某烷烃碳架结构如图所示:,此烷烃的一溴代物有6 种,若此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此炔烃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3)CHC≡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a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一温度下,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2a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NB.2M=NC.N<MD.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应通人NaOH溶液.
(2)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100mL1mol/L FeCl3溶液(未用浓盐酸酸化),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该小组同学向5mL lmol/L FeCl3溶液中通人足量的SO2,溶液最终呈浅绿色,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NaOH稀溶液,则试管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开始无现象,然后产生白色沉淀.
(4)该小组同学在(3)中实验时,发现溶液变为浅绿色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最终溶液呈浅绿色.
【查阅资料】Fe(HSO32+离子在溶液中呈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Fe3+氧化为SO42-
Fe(HSO32+与Fe3+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H2O+Fe(HSO32+═2Fe2++SO42-+3H+
(5)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②往5mL1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3min,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③往5mL重新配制的1mol•L-1 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几分钟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向步骤①和步骤②所得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溶液立即出现蓝色沉淀,则该试剂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是K3[Fe(CN)6].
(6)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I.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离子;
Ⅱ.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