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图: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

分析 A.工业上生产硝酸的流程是: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B.自然雷电固氮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性质不稳定,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
C.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可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氮的固定是指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解答 解:A.工业上生产硝酸的流程是: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反应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路线①,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路线②,二氧化氮被水吸收3NO2+H2O═2HNO3+NO路线③,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故A正确;
B.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N2+O2 $\frac{\underline{\;放电\;}}{\;}$2NO路线Ⅰ;NO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NO+O2═2NO2路线Ⅱ,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3NO2+H2O═2HNO3+NO路线Ⅲ,故B正确;
C.从氮的变化关系图可知:N从N2(0价)→NO(+2价)→NO2(+4价)→HNO3(+5价),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上述反应中①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属于氮的固定,②③含氮化合物转变为其它物质,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是氮的固定,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变关系,掌握工业上生产硝酸、雷电固氮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对氮的固定的概念的掌握,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聚合硫酸铝铁[AlaFeb(OH)m(SO4n•xH2O]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染水的处理.
(1)聚合硫酸铝铁能够净水的原因是聚合硫酸铝铁溶于水电离的Al3+、Fe3+可以水解形成胶体,具有吸附性.
(2)AlaFeb(OH)m(SO4n•xH2O中a、b、m、n的代数关系式为3a+3b=m+2n.
(3)为了测定聚合硫酸铝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准确称取8.810g样品溶于150mL 0.100mol•L-1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10.485g;
步骤二:另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溶于过量的氢碘酸,以磁力搅拌机搅拌,充分反应后,以0.5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①步骤二中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的目的是混匀反应物,确保反应完全.
②通过计算确定聚合硫酸铝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元素电负性请判断H2N-CHO中碳和氮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
(2)血红素中两种氮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在图乙的方框内用“→”标出亚铁离子的配位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表明,液态时,纯硫酸的电离能力强于纯硝酸,纯硫酸的导电性也显著强于纯水.又知液态纯酸都能像水那样进行自身电离(H2O+H2OH3O++OH-)而建立平衡,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据此回答:
(1)纯硫酸在液态时自身电离的方程式是2H2SO4?H3SO4++HSO4-
(2)25℃时,液态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H2SO4)>1×10-14(填“>”、“<”或“=”).
(3)在纯硫酸与纯硝酸的液态混合酸中,存在的阴离子主要是HSO4-,这是因为混合酸中不仅存在硫酸和硝酸各自电离的两个电离平衡,而且还因硫酸的酸度大于硝酸,又在无水条件下,混合酸中必然发生H++NO3-?HNO3(或NO3-+H3SO4+?HNO3+H2SO4)(写离子方程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
C.1 mol•L-1的硫酸钠溶液和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做导电性实验,两种溶液的导电性不同
D.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C(s)+$\frac{1}{2}$O2(g)═CO(g)
②S(s)+O2(g)═SO2(g);                  S(g)+O2(g)═SO2(g)
③H2(g)+$\frac{1}{2}$O2(g)═H2O(l);              2H2(g)+O2(g)═2H2O(l)
④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2KOH(aq)+H2SO4(浓)=K2SO4(aq)+2H2O(l)
⑤NaOH(aq)+HCl (aq)=NaCl (aq)+H2O(l);    NaOH(aq)+HAc(aq)=NaAc (aq)+H2O(l)(  )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表变化:
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_{3}^{-}$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乙(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X是B.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则甲(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乙(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4)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
a.c(Na+)=c(HCO${\;}_{3}^{-}$)+c(CO${\;}_{3}^{2-}$)+c(H2CO3
b.c(Na+)+c(H+)=c(HCO${\;}_{3}^{-}$)+c(CO${\;}_{3}^{2-}$)+c(OH-
c.HCO${\;}_{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_{3}^{-}$的水解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何解决好碳排放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和富集再利用.下列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CO2导致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CO2(g)+C(s)$\stackrel{高温}{?}$2CO(g)△H>0,高温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胶体和其它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效应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是不是稳定体系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