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火柴头中含有的氯
元素,先将火柴头浸没于少量水中,取其浸取液,其后的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B.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C.滴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 滴加NaOH溶液,加热,再用稀硝酸酸化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
(1)写出铜溶于上述混合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在如图Ⅰ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则X极是
(“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3)铜完全溶解时,所得溶液中Fe3+、Cu2+、H+三种阳离子的浓
度均为0.2 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若用电解方法回收铜,
装置如图Ⅱ所示。
①电解开始阶段,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判断溶液中的Cu2+已完全析出的现象是 。
当Cu2+恰好完全析出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原理制备氨基甲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g)+CO2(g) NH2COONH4(s) ΔH<0
(1)如用右图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 ℃以下烘干
③尾气处理装置如右图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 ;
浓硫酸的作用: 、 。
(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11.73 g,用足量石灰水 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5.00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Mr(NH2COONH4)=78g/mol、Mr(NH4HCO3) =79 g/mol、Mr(CaCO3)=100 g/mol]【来.源: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此数值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 | K+ Ag+ Mg2+ Cu2+ Al3+ |
阴离子 | C1- |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该无色溶液5 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Ⅲ、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I、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
(2)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并据此推测原溶液应该呈 性,原因是 (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另取100 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上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
鉴别食盐和“工业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加入稀硫酸,微热,看能否产生红棕色气体。②加入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看溶液是否变蓝。③加入酸化的氯化亚铁溶液,看溶液是否变成棕黄色。④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能否褪色。⑤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看能否产生白色沉淀。
A.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⑤ 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时把SO2通入装有1mol/LBa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浑浊物。
(1)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查阅了工具书上的相关数据,经过计算推导得出:常温下即使把SO2通入1mol/L BaCl2溶液中至饱和,也不可能生成BaSO3沉淀,故白色浑浊物只能是BaSO4。你认为所查阅的数据为: 。
(2)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理论上不产生沉淀,而实际受到空气和溶液中氧气的影响很快便能观察到沉淀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沉淀,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气密性检查完好后,在装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锌粒,通过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注入稀硫酸.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到后续装置.
②D中气泡均匀冒出并验纯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后关闭活塞,将装置D的导管插入烧杯中。
③通过装置B的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进入到BaCl2溶液中,溶液保持澄清。
④打开活塞,将产生的氢气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
⑤将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从装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苯层下方滴加双氧水,随即出现白色浑浊,滴加稀盐酸并振荡,白色浑浊不消失。
⑥拆卸装置,清洗仪器,处理剩余药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步骤①和③的空白处使用的仪器名称分别为 、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
(3)反应开始前,先向制取SO2的装置中通入纯净的A中产生的氢气,其作用是: 。
(4)装置C中苯的作用是 。
(5)装置D的目的是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
(6)写出实验步骤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全【品教学网, 用后离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R—CH===CH2+HX—→
A、B、C、D、E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A、B分别是化学式为C3H7Cl的两种同分异构体。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1 mol B,发生反应:2A(g)+B3C(g) ΔH=-Q kJ/mol(Q>0)。经过60 s达到平衡,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0.2 mol,下列对该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速率为2.4 mol/(L·min)
B.若使容器变为1 L,则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
C.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x kJ,则x=Q
D.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重新达到平衡,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B为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