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化合反应 | |
B. |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6NaHCO3+2Al2(SO4)3═3Na2SO4+6CO2↑+Al(OH)3↓复分解反应 | |
C. | 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置换反应 | |
D. | 误服用氯化钡后用硫酸镁解毒BaCl2+MgSO4═MgCl2+BaSO4↓ 复分解反应 |
分析 A、根据酸雨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引起进行分析;
B、根据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NaHCO3受热分解分析;
C、根据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是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解答 解:A、酸雨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故A错误;
B、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分↑,故B错误;
C、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钡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溶液,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 1s22s22p6 | B. | F?1s22s22p6 | C. | N3+ 1s22s22p6 | D. | O 1s22s22p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色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变为红棕色 | |
B. | 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 |
C.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
D. | 将足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40g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 |
B. | 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 |
C. | 将1L10mol/L浓盐酸与10L水混合 | |
D. | 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 OH-含有7NA个电子 | |
B. | 0.012kg碳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 |
C. | 10g46%的乙醇溶液含O数为0.4NA | |
D. | 0.5mol/L碳酸钠中含有的Na+为NA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 |
B. | 由甲苯硝化制三硝基甲苯(TNT)和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 |
C. |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 |
D. | 除去C2H2中的杂质H2S,可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