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俗称“纳米铁”,可用作手机辐射屏蔽材料.实验室的制备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反应生成“纳米铁”,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回答:

(1)A装置用于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加热\;}}{\;}$NaCl+N2+2H2O.
(2)实验时,应先将N2(填“N2”或“H2”)通入C装置,反应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a导管口的气态产物除HC1外还可能有NH3(填化学式).
(4)利用D装置也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但科学家发现,采用此方法在b导管口得到的氮  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原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略大,原因是制得的氮气中会含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假设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若开始加入的铜粉质量为3.84g,持续通人空气至铜粉全部反应,冷却后固体质量为4.48g,则固体的成分为CuO和Cu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frac{\underline{\;高温\;}}{\;}$CuO+Cu2O.

分析 (1)根据题目信息结合质量守恒可知亚硝酸钠与氯化氨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据此写出方程式;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要通过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反应生成“纳米铁”和氯化氢,据此书写方程式;生成的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氮气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氨气;
(4)利用D装置收集氮气不纯;根据极限法计算确定固体的成分,然后书写方程式.

解答 解:(1)亚硝酸钠与氯化氨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加热\;}}{\;}$NaCl+N2+2H2O;
故答案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加热\;}}{\;}$NaCl+N2+2H2O;
(2)实验时,应先将N2通入C装置,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反应生成“纳米铁”和氯化氢,方程式为: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实验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故答案为:N2;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氮气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氨气,所以a导管口的气态产物除HC1外还可能有NH3
故答案为:NH3
(4)利用D装置收集氮气中会含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铜粉质量为3.84g,其物质的量为$\frac{3.84g}{64g/mol}$=0.06mol,冷却后固体质量为4.48g,其中含有氧原子的质量为4.48g-3.84g=0.64g,其物质的量为$\frac{0.64g}{16/molg}$=0.4mol,由此可知铜原子的个数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3:2,所以固体的成分为CuO和Cu2O,其方程式为:
3Cu+O2$\frac{\underline{\;高温\;}}{\;}$CuO+Cu2O;
故答案为:制得的氮气中会含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uO和Cu2O;3Cu+O2$\frac{\underline{\;高温\;}}{\;}$CuO+Cu2O.

点评 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香兰素是一种重要香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兰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兰素的化学式为C8H8O3
B.能与Na2CO3和NaOH溶液反应
C.1 mol香兰素只能与含1 mol Br2的溴水反应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官能团有羟基和醛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2003年4月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严重的氯气汇漏和爆炸事故,在此次事故中有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人紧急疏散.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发生泄漏后政府立即组织周围的群众紧急疏散,这是由于氯气有毒
(2)事故发生后消防官兵迅速赶到现场,不断地向漏气罐周围喷射水幕,这样做的目的是氯能溶于水,从而减少氯气散失;此外他们还采用了用铁管将末泄漏的氯气引到附近的嘉陵江边的水池中,同时注入碱水,这样做的目的是2OH-+Cl2=Cl-+ClO-+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水的净化和软化的区别是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将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2)①生活用水必须保证安全,自来水厂需要对取自江河湖泊中的淡水进行杀菌消毒、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这三项处理的正确顺序是混凝沉淀→过滤→杀菌消毒.
②下列试剂能够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是d填字母).
a.福尔马杯    b.漂白粉    c.氯气    d.臭氧
(3)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FeSO4制备Na2FeO4其工艺流程
如下:FeSO4溶液$→_{iipH}^{iH_{2}O_{2}/H+}$$\stackrel{过滤}{→}$Fe(OH)3固体$→_{混合溶液}^{NaClO/NaOH}$含Na2FeO4的溶液
①工业上常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除去天然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和胶体,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将待处理水的pH调到9左右,再加人绿矾.请解释这一做法的原因:Fe2+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Fe3+,进而水解生成Fe(OH)3胶体,起到较好的混凝作用,4Fe2++O2+2H2O+8OH-═4Fe(OH)3(胶体).(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描述).
②写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石灰纯碱法是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已知25℃时Ksd(CaCO)3=2.8×10-9,现将等体积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假设溶液体积具有加和性),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5.6×10-5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Ca(0H)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0×1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无水AlCl3可用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已知AlCl3、FeCl3分别在183℃、315℃时升华,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工业上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和Fe2O3)和石油焦(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制备无水AlCl3的流程如图1: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①Fe2O3(s)+3C(s)?2Fe(s)+3CO(g);
②3CO(g)+Fe2O3(s)?2Fe(s)+3CO2(g)
则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3}(C{O}_{2})}{{c}^{3}(CO)}$.
(2)氯化炉中Al2O3、Cl2和C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12O3+3C12+3C$\frac{\underline{\;高温\;}}{\;}$ 2A1C13+3CO;炉气中含有大量CO和少量Cl2,可用Na2SO3溶液除去Cl2,其离子方程式为SO32-+C12+H2O═SO42-+2C1-+2H+
(3)精制无水AlCl3的合格品中,AlCl3的质量分数不得低于96%.现称取16.25g精制后的无水AlCl3样品,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物,沉淀物经洗涤、灼烧、冷却、称重,其残留固体质量为0.16g.该样品中AlCl3的质量分数为98%.
(4)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AlCl3.装置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装置B、C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分别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F中所盛放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固定装置略去)测定[Mg2Al(OH)4Cl•XH2O]的化学式,[Mg2Al(OH)4Cl•XH2O]高温下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
(1)装置连接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
(2)将一定质量的[Mg2Al(OH)4Cl•xH2O]放在加热装置中充分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31g,则其中MgO的质量是80g.
(3)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加热前先通过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用接口处的小写字母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装置C吸收HCl气体,没有用如图乙所示防倒吸装置的理由是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N2,没有必要用如图所示防倒吸装置.
③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3.
(4)下列实验方案也能测定x值的是方案1,并且对不选方案说明不合理的理由:由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计算装置C增重的质量,与x的大小没有关系,因此方案2是不合理的(若两个方案都选,此问就不作答).
方案1: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方案2:测定加热装置剩余固体的质量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做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Ⅱ、Ⅲ的名称为过滤.
(2)不溶物C是Fe(OH)3(填化学式),不溶物E是Al(OH)3(填化学式),写出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2-+2H2O.
(3)溶液F中含碳元素溶质的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 (填化学式),说出它的一种用途作发酵粉或治疗胃酸的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今年6月南山高考成绩辉煌,6月25日晚的焰火晚会也将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有关.下列有关“焰色反应”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定温度下,将0.1molAgCl(s)加入到1L 0.1mol•L-1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不考虑液体体积变化),已知:Ksp(AgCl)=2×10-10;Ksp(Ag2CO3)=1×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转化反应2AgCl(s)+CO32-(aq)?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数为20mol•L-1
B.反应后溶液中的:c(Na+)>c(Cl-)=c(Ag+)>c(CO32-)>c(OH-)>c(H+
C.反应后溶液中的:c(Na+)+c(H+)+c( Ag+)=2c(CO32-)+c(Cl-)+c(OH-)+c(HCO3-
D.约有4×10-5molAgCl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