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 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0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完整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测定3次温度
(2)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3)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4)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用相同质量的NaOH固体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与57.3kJ•mol-1相比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 (1)实验要测定酸、碱的初始温度以及反应后的最高温度;
(2)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据此确定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
(4)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5)根据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解答 解:(1)完整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测定酸、碱的初始温度以及反应后的最高温度,至少需要测量3次;
故答案为:3;
(2)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故答案为: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5)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所以用用相同质量的NaOH固体进行上述实验,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大,则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与57.3kJ•mol-1相比会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中和热测定,保温工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实验原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完全中和24.6g二元酸H2A,消耗烧碱24g,则H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42B.82C.162D.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1
B.已知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则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石墨、金刚石分别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已知25℃、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H=-2834.9 kJ/mol;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自2013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其产生的原因说法不一,汽车的尾气排放被称为原因之一,有关氮的化合物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则加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的热化学方程是2CO(g)+2NO(g)=2CO2(g)+N2(g)△H=-746.5KJ•mol-1
(2).反应2NO2(g)?2NO(g)+O2(g) 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0202530
条件A[n(NO2)](mol)0.200.140.130.130.13
条件B[n(NO2)](mol)0.200.100.100.100.10
①条件A与条件B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的反应状况,该不同条件是B
A.有、无催化剂      B.温度不同        C.压强不同      D.容器体积不同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E
A.V正(NO2)=V逆(NO)    
B.c(NO2)=c(NO)       
C.O2的物质的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③在条件A从反应开始至10s时,氧气的平均速率为0.0015mol•L-1•s-1
④在条件B不变保持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向平衡体系里再通入0.15molO2和0.1molNO2,则反应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常见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若该气体的分子式为A2型,则其名称是氮气;该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硫铁矿FeS2  石膏C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
图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图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位于南京市龙蟠中路的一游泳馆突然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据现场的一位女士称,昨天她刚进游泳池一会儿,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而且越来越浓,就一会儿的时间,就感觉晕乎乎的,嗓子很难受,感觉透不过气.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女士感到“嗓子很难受”的原因是具有刺激性,氯气是黄绿色色的气体.
(2)游泳馆中存放氯气的用途是杀菌消毒,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O+HCl.
(3)若你在现场,下列做法,你会选择C.
A.凑近跟前看看事情的发展
B.趴在低洼处不动
C.立即用蘸有苏打水的湿毛巾捂住嘴、鼻,背风快跑到空气新鲜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C.101 kPa时,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含0.5 mol H2SO4
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