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已知钾的氧化物有K2O2和KO2,在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中,钾与氧的质量比为13:8,求混合物中K2O2和KO2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 根据n=$\frac{m}{M}$计算K原子、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设K2O2和K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K原子、O原子数目之比列方程,整理可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钾与氧的质量比为13:8,则K原子、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13}{39}$:$\frac{8}{16}$=2:3,设K2O2和K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y):(2x+2y)=2:3,整理可得x:y=1:2,
答:混合物中K2O2和K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比较基础,侧重对物质的量的考查,也可以利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操作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K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Cl3溶液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对有机物C6H12O2结构的猜测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醛基、一个羟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两个羟基
C.六个碳原子可能连成环状
D.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羧基、一个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A2转化率增大
B.升高温度有利于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甲装置制取少量蒸馏水.

(1)该操作的名称为蒸馏,能否用乙装置代替甲装置完成该实验能(填“能”或“不能”)
(2)图中仪器a、b、c、d的名称分别是圆底烧瓶、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
(3)实验时仪器b中应通水,其正确的方法是B(填字母),仪器a中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爆沸.
A.e口进水,f口出水
B.f口进水,e口出水
(4)简述结束实验的时机及正确的操作顺序:沸程结束温度到达并稳定到最高点5分钟(不得蒸干),结束的时候要先停止加热,等没有流出物的时候再停止冷凝水,拆除设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微粒的(  )
A.质量数B.核外电子数C.核电荷数D.核内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是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则300mL该溶液中的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用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的过程如图所示:

(1)酸溶过程中为提高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增大硫酸的浓度;研磨硫酸渣,增大固体表面积)(要求写出一条).“滤渣A”主要成份的化学式为SiO2
(2)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H2SO4,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S2+14Fe3++8H2O═15Fe2++2SO42-
(3)氧化过程中,O2、NaOH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2H2O+8OH-=4Fe(OH)3↓.
沉淀物Fe(OH)3Al(OH)3Fe(OH)2Mg(OH)2
开始沉淀pH2.73.87.69.4
完全沉淀pH3.25.29.712.4
(4)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氧化过程需要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3.2-3.8(几种离子沉淀的pH见表);滤液B可以回收的物质有(写化学式)Na2SO4、Al2(SO43、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负极
B.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外电路中电子b电极通过导线流向a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