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E 1-E 2
C.反应过程 a 有催化剂参与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 1+E 2

分析 A、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E1、E2分别代表各步反应的活化能.

解答 解:A、不同的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故A正确;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和活化能无关,故B错误;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中使用了催化剂,故C错误;
D、E1、E2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能量较高的E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通过图象考查了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回答下问题:
(1)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2)C、Si、N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
(3)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4种.
(4)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Ni的基态原子有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①③④(填物质编号),HCH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状态下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ClB.酒精C.H2SO4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装置,C、D、E、F、M、N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丁溶液的体积均为100mL,甲中AgNO3浓度为5mol/L,乙中NaCl浓度为3mol/L.接通电源后,向乙中滴入酚酞,在F极附近显红色.
(1)电源A极的名称是正极.
(2)若用丙装置电解精练铜,则H极为纯铜(填“粗铜”或“纯铜”).
(3)甲装置中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frac{\underline{\;通电\;}}{\;}$4Ag+O2↑+4HNO3
(4)电解结束后,向丁中加入0.1molCu(OH)2,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则:
①丁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②将甲中溶液加水稀释至400mL,溶液的pH为0;
③相同条件下,乙中E、F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①“APEC蓝”为2014年科技热词之首.较多地排放下列气体不利于蓝天出现的是a(填字母,下同).
a.NO2             b.N2           c.CO2
②含有下列离子的废水不需要处理就可排放的是c.
a.Cr2O${\;}_{7}^{2-}$           b.Pb2+         c.Ca2+
③臭氧层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是b.
a.氟氯烃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物
④燃煤是形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向煤中加入一定量的CaCO3进行“脱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3+2SO2=2CaSO4+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  )
A.pH=3的HNO 3与pH=11的KOH溶液
B.pH=3的HNO 3与pH=11的氨水
C.pH=3的H 2SO 4与pH=11的NaOH溶液
D.pH=3的CH 3COOH与pH=11的Ba(OH) 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4.8g铜100mL的稀硝酸中,铜完全反应,(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计算
(1)生产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生产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查询资料,得25℃时有关物质的数据如表:
 饱和H2S溶液SnS沉淀完全FeS开始沉淀FeS沉淀完全
pH值3.91.63.05.5
(1)操作II中,先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Sn2+离子;后加入硫酸酸化至pH=2的作用是防止Fe2+离子生成沉淀.
(2)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3)工业上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测定步骤如下:
a.称取2.85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已知酸性KMnO4被FeSO4还原时生成Mn2+.写出该测定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
②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酸式滴定管(填仪器名称).
③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若实验操作无失误,测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含量仍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部分Fe2+被空气中O2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CH2Cl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1molCaC2所含阴离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