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将足量铝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固体质量会减小的是(  )
①盐酸;②CuSO4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AgNO3溶液.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分析 将足量铝投入溶液中,固体质量会减小,说明溶解的铝质量大于析出固体或析出气体质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将足量铝投入溶液中,固体质量会减小,说明溶解的铝质量大于析出固体或析出气体质量,
①盐酸和铝反应时生成氢气,生成6g氢气需要溶解54gAl,所以固体质量减小,故正确;
②CuSO4溶液和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生成192gCu需要溶解81gAl,所以固体质量增加,故错误;
③氢氧化钠溶液和铝反应,生成6g氢气需要54g铝,所以固体质量减小,故正确;
④AgNO3溶液和Al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24gAg需要27g铝,所以固体质量增加,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铝的性质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析出物质成分及铝和析出物质之间关系式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l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5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4晶体属于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晶体
B.氮元素非金属性比磷强,可知N4沸点比P4(白磷)高
C.lmol N4气体转变为N2气体放出888kJ热量
D.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要配制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100千克,今有98%的浓硫酸和10%的硫酸,问这两种硫酸分别应各取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当氨气和氧气一起通过加热的铂催化剂时,在导出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
A.NH4NO3B.H2OC.N2D.NO2
E.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实验室中通常用粉状硫氰化钾(KSCN)和浓硫酸反应制取羰基硫,反应同时还会生成两种酸式硫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KSCN+H2O=COS+KHSO4+NH4H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两液体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实验开始前应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其操作是:关闭左右侧分液漏斗玻璃活塞,导气管插入锥形瓶水中,微热三颈瓶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气管中若上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完好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C6H5Br+HBr.
(3)冷凝水的进水口是a(填a或b)
(4)反应结束后,往A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目的是提纯溴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一定的缺点,应在A与B之间连接一个C装置,则C中应装有CCl4,其目的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对H2的相对密度为4.25的N2 和H2的 混合气体通入体积固定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生成NH3,达到平衡时,NH3占25%(体积分数).
(1)进入容器N2和H2的 体积比1:3.
(2)N2的转化率40%.
(3)反应前后的密度比1:1.
(4)反应前后的压强比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了解钢铁腐蚀的原因与防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钢铁制品进行防腐处理,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
(1)如图装置,若X是铜棒,开关K置于M处,写出铜棒处的电极反应O2+4e-+2H2O=4OH-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①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件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N处.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欲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对上文中的某些分析正确的是(  )
A.“洧水”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可代替松墨用于书写
B.“洧水”完全燃烧时热值(单位质量的可燃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甲烷高
C.“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D.“洧水”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的焓变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