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Al3++3OH-=Al(OH)3↓、Mg2++2OH-=Mg(OH)2↓;
(2)cd段沉淀减少的反应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3)简述bc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的原因: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NH4+反应生成NH3•H2O;
(4)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n(Al3+):n(NH4+):n(SO42-):n(Mg2+)=2:2:4:9:3.

分析 加入NaOH溶液后,在0-a段没有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H+或HCO3-离子,由于后面有沉淀生成及部分沉淀溶解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Al3+,由于HCO3-和Al3+会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则只能存在H+;a-b段生成沉淀消耗了6a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3+、Al3+,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铝离子,根据图象Al(OH)3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OH-~AlO2-可知消耗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a体积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3a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生成的沉淀的量也消耗3a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为Mg2+,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铁离子,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发生了反应,即溶液中一定存在NH4+

解答 解:加入NaOH溶液后,在0-a段没有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H+或HCO3-离子,由于后面有沉淀生成及部分沉淀溶解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Al3+,由于HCO3-和Al3+会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则只能存在H+;a-b段生成沉淀消耗了6a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存在Mg2+、Al3+
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铝离子,根据图象Al(OH)3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OH-~AlO2-可知消耗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a体积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3a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生成的沉淀的量也消耗3a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为Mg2+
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发生了反应,即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n(H+)、n(Al3+)、n(NH4+),n(SO42-).
(1)ab段生成沉淀是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故答案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
(2)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铝离子,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中的一段,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NaOH=NaAlO2+2H2O;
(3)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铵离子发生了反应,即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故答案为: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NH4+反应生成NH3•H2O;
(4)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Al3+,一定不存在镁离子,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可以认为n(H+)=a,n(Al3+)=a,n(Mg2+)=1.5a,
n(NH4+)=2a,根据电荷守恒,n(SO42-)=4.5a,n(H+):n(Al3+):n(NH4+):n(SO42-):n(Mg2+)=2:2:4:9:3,
故答案为:n(H+):n(Al3+):n(NH4+):n(SO42-):n(Mg2+)=2:2:4:9: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的方法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是解题关键,本题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判断铁离子的存在及根据溶液电中性判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到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和锥形瓶都要用待装溶液润洗
C.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D.测某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4和C2H20一定互为同系物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缩合,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会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X、Y、Z、W、R、T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常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
X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元素基态原子3p能级只有一个电子
W与Z位于同周期,能量最高的p 能级电子为半充满
R单质为黄色固体,常存在于火山喷发口
T元素基态原子核未成对电子最多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族;T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离子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
W>RY>ZY<RX<Z
(3)在加热的条件下单质X可与R的浓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或).
(4)Y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Y的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加强了分子间作用力,从而使水的沸点最高.
(5)在101KPa、25℃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该化合物是的热效应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H).已知Z2O3标准生成焓(△H)为:△H=-399.09kJ/mol,T2O3的标准生成焓(△H)为:△H=-269.70kJ/mol,试写出单质Z和T2O3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Al(s)+Cr2O3(s)=2Cr+Al2O3(s)△H=-129.39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则水泥初凝时间,此法原理如图所示.反应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制备水泥的原料有黏土、石灰石、石膏
B.测量原理装置图中Ag2O/Ag极发生还原反应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H2O-2e-=Cu2O+2H+
D.在水泥固化过程中,由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B.4种C.5 种D.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1)ClO2中所有原子不是(填“是”或“不是”)都满足8电子结构.如图所示电解法制得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除去杂质气体可选用C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蒸馏水
(2)欧洲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制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缺点主要是产率低、产品难以分离,还可能污染环境.
(3)我国广泛采用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备,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此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是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4)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NH3O2NOH2O
BFeH2OH2Fe2O3
CAl(OH)3NaOH溶液NaAlO2溶液过量CO2
DNa2O2CO2O2Na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B.CH3CH2CH2Br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