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NH3,甲为H元素,乙为N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的原子序数大于N,故丙为Na;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即处于第三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戊最外层电子数=1+5+1,则戊为Cl;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的溶液反应生成盐Y,也能与戊的气态氢化物Z(HCl)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丁为两性金属,则丁为Al元素,Y为NaAlO2;甲、丙可组成化合物M为NaH,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NH3,甲为H元素,乙为N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的原子序数大于N,故丙为Na;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即处于第三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戊最外层电子数=1+5+1,则戊为Cl;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的溶液反应生成盐Y,也能与戊的气态氢化物Z(HCl)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丁为两性金属,则丁为Al元素,Y为NaAlO2;甲、丙可组成化合物M为NaH.
(1)Cl-的结构示意图为:,乙的单质为N2,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Cl->Na+>Al3+;
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HCl分子之间为范德华力,氢键比较范德华力更强,故氨气的沸点更高,
故答案为:Cl->Na+>Al3+;氨分子间存在氢键;
(3)氯气与过量氨气混合可观察到白烟,反应生成氮气与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在反应中氨气做还原剂,氯气做氧化剂,被氧化的物质氨气只占反应掉的$\frac{1}{4}$,被氧化的物质氨气与被还原的物质氯气物质的量之比=8×$\frac{1}{4}$:3=2:3,
故答案为:3Cl2+8NH3═6NH4Cl+N2;2:3;
(4)将少量的盐酸滴入过量NaAlO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故答案为:AlO2-+H++H2O═Al(OH)3↓;
(5)M为NaH,属于离子晶体,NaH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的单质(氢气)和一种由甲、乙、丙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为NaN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NH3═H2↑+NaNH2 ,
故答案为:离子化合物;NaH+NH3═H2↑+NaNH2 .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X与丁的性质是推断突破口,(5)为易错点、难点,中学基本不涉及金属氢化物,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与知识迁移应用,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
A.c2 =c1 B.c2<2 c1 C.c2>2c1 D.c2=2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4v正(O2)=5V逆(NO) | |
B. | 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2V正(NH3)=3V正(H2O) | |
C.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 |
D.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SO4 | B. | NaOH | C. | Na2SO4 | D. | 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 |
B. | 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Fe+2Fe3+═3Fe2+ | |
C. | 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Al+2OH-+H2O═AlO2-+2H2↑ | |
D. | 铜片插入到AgNO3溶液中:Cu+Ag+═Cu2++A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A.在四种金属中C的还原性最弱 |
B.金属B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
C.AD若形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 |
D.AB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露置在空气中,A先被腐蚀 |
金属 | 电子流动方向 | 电压/V |
A | A→Cu | +0.78 |
B | Cu→B | +0.15 |
C | C→Cu | +1.35 |
D | D→Cu | +0.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反应速率降低 | B. | 平衡向右移动 | C. | B的转化率提高 | D. | a+b<c+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