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原子中某p能级均排有5个电子,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F(填化学式),原因是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②A、B、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Cl>Na(填元素符号);
③A、B、C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F-(填离子符号);
④C和D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
⑤D元素的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填名称),氧化性最强的是H-O-Cl(填结构式).
(2)写出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2-+2H2O.
(3)A和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阳离子(用“●”表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阴离子(用“○”表示)均位于小立方体(1/8晶胞)的中心.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aF2,与一个“●”距离最近的“●”有12个;
②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请写出G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
③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 cm,A和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 ρ g/cm3,求NA的表达式.

分析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原子中某p能级均排有5个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5,可推知A为F元素、D为Cl元素,B、C、D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应是氢氧化铝、强碱、强酸反应,可推知B为Na、C为Al;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只能处于第四周期ⅡA族,则E为Ca.
(1)①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l的;
②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③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多;
④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属于分子晶体;
⑤Cl元素的所有含氧酸中,氯元素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化合价越低,氧化性越强;
(2)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3)①利用均摊法计算钙离子、氟离子数目,确定化学式;
以顶点“●”研究,与之距离最近的“●”位于面心上,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面心为2个晶胞共用;
②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则G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0=29,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③结合晶胞含有原子数目,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表示出晶胞质量,再根据m=ρV计算.

解答 解: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原子中某p能级均排有5个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5,可推知A为F元素、D为Cl元素,B、C、D同周期,处于第三周期,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应是氢氧化铝、强碱、强酸反应,可推知B为Na、C为Al;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只能处于第四周期ⅡA族,则E为Ca.
(1)①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l的,故答案为:HF;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②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F>Cl>Na,故答案为:F>Cl>Na;
③F-、Na+、Al3+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F->Na+>Al3+,故答案为:F-
④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
⑤Cl元素的所有含氧酸中,氯元素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化合价越低,氧化性越强,故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氧化性最强的是次氯酸,结构简式为H-O-Cl,
故答案为:高氯酸;H-O-Cl;
(2)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2H2O,
故答案为:OH-+Al(OH)3═AlO2-+2H2O;
(3)①该晶胞中阴离子(F-)数目为8、阳离子(Ca2+)数目=8×$\frac{1}{8}$+6×$\frac{1}{2}$=4,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aF2
以顶点“●”研究,与之距离最近的“●”位于面心上,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面心为2个晶胞共用,故与一个“●”距离最近的“●”有$\frac{3×8}{2}$=12个,
故答案为:CaF2;12;
②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则G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0=29,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故答案为:[Ar]3d104s1
③晶胞的质量=4×$\frac{(40+19×2)g/mol}{{N}_{A}}$,晶胞的边长为a cm,密度为 ρ g/cm3,则4×$\frac{(40+19×2)g/mol}{{N}_{A}}$=(a cm)3×ρ g/cm3,则NA=$\frac{312}{ρ{a}^{3}}$mol-1
故答案为:$\frac{312}{ρ{a}^{3}}$mol-1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分子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晶胞结构与计算等,理解掌握均摊法进行晶胞的有关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22-数目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油脂X可由甘油(丙三醇:C3H8O3)和油酸(C18H34O2)脱水形成.已知1mol甘油和3mol油酸反应得到1molX,X的分子式是(  )
A.C57H104O6B.C57H108O6C.C57H106O6D.C57H10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在空气中能形成溶胶,PM2.5是“罪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
B.海南不存在雾霾天气,无需防治PM2.5的污染
C.在雾霾天气中行车,打开车灯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调整工业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能有效地减少PM2.5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常温下,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为156~157℃.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乙醚浸取法,提取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玻璃棒、烧杯,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
(3)用如图2的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的化学式,将28.2g青蒿素放在燃烧管C中充分燃烧:
①仪器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fgdebchi(每个装置限用一次).
②装置C中CuO的作用是使青蒿素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③装置D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④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用合理连接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表:
装置质量实验前/g实验后/g
B22.642.4
E(不含干燥管)80.2146.2
则青蒿素的最简式为C15H22O5
(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与青蒿素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是C(填字母代号).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实验室小组偶然发现将镁条插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镁条表面出现大量气泡.为了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该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如下:
(1)用固体NaHCO3配置饱和NaHCO3溶液的操作过程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即可.饱和NaHCO3溶液pH=8.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3-+H2O?H2CO3+OH-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镁条已擦去氧化膜且表面积大致相同.表中不要留空格):

序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镁条投入5ml蒸馏水微量气泡
2将镁条投入5ml饱和NaHCO3溶液中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
3将镁条投入5ml pH=8.4NaOH溶液中现象不明显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
(3)对于反应②中产生的气体(不考虑水蒸气),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CO2;假设二:只有H2;假设三:H2和CO2
为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O2,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想象和结论
大试管中加入擦去氧化膜的镁条

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锥形瓶口检验


若试纸变红,气体中有CO2若试纸不变红,气体中无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Z、W均可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
B.四种元素在自然界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C.元素X、Y、W的最高化合价均与其族序数相等
D.离子半径:W>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
3
4
(1)⑦为O(填元素符号);
(2)①、③、⑤的最高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填化学式);
(3)②、③、④三种元素可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Ca2+>Mg2+(请填离子符号);
(4)①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灼烧时的焰色为黄 色;该化合物的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