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物质不可以导电的是(  )
A.甲苯B.金属CuC.NaCl溶液D.HCl溶液

分析 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金属单质、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等都能导电,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金属单质、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等都能导电,
A.甲苯属于分子晶体,不含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故A选;
B.金属Cu中含有自由移动电子,在通电状态下电子能定向移动,所以能导电,故B不选;
C.NaCl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通电状态下,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所以能导电,故C不选;
D.HCl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通电状态下,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所以能导电,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导电性判断,侧重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物质导电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
A.FeO+HNO3(溶液)B.过量铁+稀硫酸
C.FeCl3(溶液)+过量铁D.Fe+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1)写出其分子式C16H16O5
(2)指出所有的官能团名称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羟基、酯基、羧基.
(3)分子中的极性共价键有C=O、C-O、C-H、O-H.
(4)分子中一定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数有4个.分子中有2种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第n周期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种数均为(8-n)
B.SiCl4、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是酸
D.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1:1、电子总数38的化合物,是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所盛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2)将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将反应产生的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Br2→CHBr═CHBr.(产物为1,2-二溴乙烯)
(3)生成的乙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H2S、AsH3、PH3等,除去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CuSO4溶液(或NaOH溶液)洗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都存在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的是(  )
A.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氢化钠
B.硝酸铵、氢化铵、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硫酸铵
C.硫酸、氢氧化钠、氮化钙、氢氧化钡
D.氯化铵、氢氧化钠、双氧水、过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子式为HnRO2n-2,则在R的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n-12B.3n-6C.3n-4D.2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某试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对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B.可能是N2与NO的混和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D.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I.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已知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遇潮湿空气极易吸水生成FeCl3•nH2O.

(1)某学习小组用如图1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无水氯化铁,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活动.
①装置A 中仪器 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C 中的试剂浓硫酸.
③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装置 E的作用为阻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吸收尾气.
(2)工业上制备无水氯化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②简述由FeCl3•6H2O晶体得到无水氯化铁的操作: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
II.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 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2)若先打开a、c 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假设NH3不被完全吸收),在烧瓶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导管口处出现白烟-.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a活塞,再打开b活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