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150mL稀硫酸与2.7g铝粉恰好反应,计算:
(1)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况);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 (1)据题中的反应原理写出硫酸和铝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题中的铝的质量解出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和体积;
(2)根据铝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frac{n}{V}$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1)2.7gAl的物质的量$\frac{2.7g}{27g/mol}$=0.1mol,设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x,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y
2Al+3H2SO4═2Al2(SO43+3H2
2     3                  3
0.1mol y                 x
$\frac{2}{0.1}=\frac{3}{y}=\frac{3}{x}$,解得x=0.15mol,生成氢气的体积=22.4L/mol×0.15mol=3.36L,答: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况)是3.36L;
(2)y=0.15mol,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frac{0.15mol}{0.15L}$=1mol/L,答: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找出比例关系,解出需要的数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NA
B.将0.1mol NaCl全部溶于乙醇中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D.1 molOD- 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Al、Fe、Cu都是重要而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单质在常温下都能溶于浓硫酸和浓硝酸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三者所对应的氢氧化物在水中都存在溶解平衡
D.工业上制备这三种金属的方法依次为电解法、热分解法和热还原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
A.配制100 g 10% CuSO4溶液,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B.将30%的乙醇溶液和70%的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时,称量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
D.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质量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为了证明甲酸溶液中含有少量甲醛,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
A.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
B.加入二至三滴紫色石蕊试液
C.先蒸馏,然后对蒸出的物质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实验
D.先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蒸馏,对蒸出的物质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在500mL 1mol/L 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
药品名称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
丁醇-89.5117.70.8098微溶于水、溶于浓硫酸
1-溴丁烷-112.4101.61.2760不溶于水和浓硫酸
根据题意完成填空:
(一)制备1-溴丁烷粗产品:在图1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NaBr,10mL正丁醇,2粒沸石,分批加入1:1的硫酸溶液,摇匀,加热30min.化学方程式:NaBr+H2SO4+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Br+NaHSO4+H2O
(1)反应装置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配制体积比为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b(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冷凝管的进水方向为下进上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是能更充分冷凝.
(3)图2装置中,能代替上图中最后收集装置的是ABD(填序号).

(4)若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有机层中会呈现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d(选填编号).
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二)制备精品:将得到的粗1-溴丁烷依次用浓硫酸、水、10% 碳酸钠、水洗涤后加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然后再将1-溴丁烷按图3装置蒸馏.(5)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101.6℃左右;
(6)实验制得的1-溴丁烷的质量为10.895g,则正丁醇的产率为7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相对原子质量为119
回答下列问题:
(1)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与碳元素属于同一主族,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第ⅣA族.
(2)操作Ⅰ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3)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SnCl2水解,发生SnCl2+H2O?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
(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防止Sn2+被氧化.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n2++H2O2+2H+═Sn4++2H2O.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取1.226g 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 K2Cr2O7溶液32.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9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我国为钴(Co)消费大国,以化合物形式消费的钴主要用作催化剂、磁性材料、电池材料、超硬材料、干燥剂、颜料与染料等领域.
(1)蓝色无水CoCl2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变为粉红色,这一性质用在做干燥剂的硅胶中和制备显隐墨水,Co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1s22s22p63s23p63d7
(2)钴的配合物很多,对钴的配合物的立体化学也研究得很多,例如,分子式为Co(NH35BrSO4有两种配合物,一种是红色的[CoSO4 (NH35]Br,另一种是紫色的[Co(NH35Br]SO4
①NH3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
②N、O、S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
③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CCl4或SiCl4
④1mol[Co(NH35Br]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21×6.02×1023个(或21mol).
(3)元素Co的一种氧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