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2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填元素符号,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K,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2)第2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填元素符号).
(3)A、C、F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PH3(填化学式).
(4)J、I、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弱的是Mg(OH)2(填化学式).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氟、B为氧、D为碳、J为Na、I为Mg、H为Al、C为磷、G为硫、F为Cl、E为Ar、L为钾、K为Br.
(1)稀有气体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溴;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3)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4)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氟、B为氧、D为碳、J为Na、I为Mg、H为Al、C为磷、G为硫、F为Cl、E为Ar、L为钾、K为Br.
(1)稀有气体Ar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上述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溴,
故答案为:Ar;K;Br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第二周期中F原子半径最小,
故答案为:F;
(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中PH3最不稳定,
故答案为:PH3
(4)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K>Na>Mg,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Mg(OH)2碱性最弱,
故答案为:Mg(OH)2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某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CH4密度的3.625倍,把1.16g该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3.72g,又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有机物可以使溴水褪色,能和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H2,又知-OH不能直接连在C=C上.求:
(1)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两个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第一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1)称取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Fe2+,应选择加入的试剂为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672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 中SO2的体积分数为66.7%.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2)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 $\frac{\underline{\;\;△\;\;}}{\;}$ CO2↑+2SO2↑+2H2O.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4)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E中黑色固体变红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
(5)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C中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组:拟用下列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
(6)KMnO4溶液中导管末端做成球状多孔结构的作是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SO2的充分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新制氯水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SO42-、N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K+、Na+、OH-、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Cl-、NO3-、Fe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1)铜基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3d104s1
(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HF(填化学式).
(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p2;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ó键的数目为3.612×1024个.
(4)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Na+Cu2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B.门捷列夫C.阿伏加德罗D.道尔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 NH5中含有5 mol N-H 键
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
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D.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图如下(单位是ppm).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D.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