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管道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防止铁管道腐蚀
B.小苏打、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工业生产中,常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再过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见元素A、B、M组成的四种物质发生反应:甲+乙 丙+丁,其中甲由A和M组成,乙由B和M组成,丙只含M。
(1)若甲为淡黄色固体,乙和丙均为常温下的无色无味气体。则甲的电子式为 ;生成标准状况下5.6L丙转移移电子数为 ;常温下丁溶液pH 7,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
(2)若丁为能使品红褪色的无色气体,丙为常见紫红色金属,化合物甲、乙中原子个数比均为1:2(M均显+1价),原子序数B大于A。则:
①A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②将丁通至FeCl3溶液中的现象为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③正确书写上述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④向MCl2的溶液中通入丁,可观察到白色的MC1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B、C、D位于同一周期。已知A原子核外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容纳的电子数目相同。C与E同主族,且C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份。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C、D、E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X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B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呈 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A的一种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分子构型为一个32面体,
|
种单质中π键的数目为 。
(4)X元素对应的单质在形成晶体时,采用如图2所示
的堆积方式。则这种堆积模型的配位数为 ,
如果X的原子半径为a cm,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为
NA,则计算此单质的密度表达式为 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的分子中共有______个甲基原子团。
(3)分子中有6个甲基而一溴代物只有1种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F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___________,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F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
①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
②操作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5SO+2IO+2H+===I2+5SO+H2O,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没有碘单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O;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氯化溴(BrCl)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l+ H2O = HCl+ HBrO,关于BrCl叙述错误的是:( )
A. 固态溴化碘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晶体 B. 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BrO
C. 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 与水反应时Br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2.6 | 1.7 | 1.0 | 0.9 | 0.6 |
(1) K的表达式为: ;
(2)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E.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F.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4) 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 | CO2 (mol/L) | H2 (mol/L) | CO (mol/L) | H2 O ( mol/L)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3min—4min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浓度c3= (c3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数),CO2 (g)的转化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