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得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1
C.有机物中必定含氧元素
D.无法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分析 因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1,则n(C):n(H)=1:(1×2)=1:2,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有机物中,烃以及烃的衍生物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确定n(C):n(H)=1:(1×2)=1:2,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只有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明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果配制3mol/L的NaOH溶液500mL,需称量NaOH固体60.0g.
(1)在该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2)如果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浓度将偏大;若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灭火剂
B.煤的干馏、油脂的皂化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D.发酵粉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是因为发酵粉中含有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装置,电流计指针会偏转,正极变粗,负极变细,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
A.正极:Cu    负极:Zn    S:稀硫酸
B.正极:Zn    负极:Cu    S:CuSO4溶液
C.正极:Ag    负极:Zn    S:AgNO3溶液
D.正极:Fe    负极:Cu    S: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金属活动相差越大,形成原电池时越容易放电.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极上发生的反应:①Zn-2e-═Zn2+,③2Cl--2e-═Cl2↑,⑤2Ag-2e-═2Ag+
(2)当电路上有2mol电子流过时,⑥极上质量变化216g.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C三池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的是C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的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反应为:2O2+4H2O+8e-═8OH-
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溶液中KOH的浓度将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35Cl和37Cl-质子数、中子数均不相同
C.乙酸和葡萄糖的分子式都符合Cn(H2O)m,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表示时间.试回答: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
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锌比铝活泼
B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
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