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现用浓度为0.1000mol/L的HCl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1)除锥形瓶外,下列实验仪器中不需要的是C.
A.滴定管B.铁架台C.容量瓶D.滴定管夹
(2)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甲基橙或酚酞作为指示剂;当滴定达到终点后,蓝线的凹液面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刻度即为终读数.
(3)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次数V(NaOH)V(HCl)/mLc(NaOH)
ml初读数终读数体积mol/L
116.000.0016.7016.700.1044
216.750.0017.8517.85
319.550.0020.8020.800.1064
415.000.0016.0016.000.1067
(4)四组数据中,误差较大的是第1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B.
A.滴定管未用HCl溶液润洗
B.摇晃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C.滴定前装HCl的滴定管下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放入NaOH溶液前,锥形瓶内有水
(5)计算NaOH浓度平均值:0.1066mol/L.

分析 (1)根据滴定操作需要的仪器有: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外、锥形瓶;
(2)根据强酸与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达到终点后,读取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刻度作为终读数;
(3)根据关系式HCl~NaOH来解答;
(4)由表中数据判断即可;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5)先分析浓度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值.

解答 解:(1)滴定操作需要的仪器有: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外、锥形瓶,除锥形瓶外,实验所需仪器还有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故答案为:C;
(2)强酸与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达到终点后,读取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刻度作为终读数;
故答案为:甲基橙或酚酞;凹液面的最低点;
(3)HCl~NaOH
      1                        1
 0.1000mol/L×17.85mL       c(NaOH)×16.75mL
则c(NaOH)=0.1066mol/L,
故答案为:0.1066;
(4)对比表中数据,误差较大的是第1次实验,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判断,盐酸的体积偏小,
A.滴定管未用HCl溶液润洗,盐酸稀释,浓度偏少,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故A错误;
B.摇晃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待测液偏少,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
C.滴定前装HCl的滴定管下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故C错误;
D.放入NaOH溶液前,锥形瓶内有水,待测液物质的量不变,消耗盐酸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1;B;
(5)对比表中数据,误差较大的是第1次实验,舍去,另外三次的平均值为$\frac{0.1066+0.1064+0.1067}{3}$mol/L=0.1066mol/L,
故答案为:0.106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仪器、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难度不大,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下列各组物质,请按要求填入序号:
A.O2和O3(臭氧)
B.${\;}_{6}^{12}$C和${\;}_{6}^{13}$C
C.CH3-CH2-CH3-CH3
D.
E.甲烷和庚烷
(1)B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A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E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C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D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实验中,需要用水浴加热的是②⑥(填序号)
①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
②银镜反应;
③溴乙烷的水解;
④由乙醇制乙烯;
⑤乙酸和乙醇反应制乙酸乙酯;
⑥乙酸乙酯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甲同学计划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450mL.则他应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4.1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10mL;乙同学要完成配制450mL0.40mol•L-1的NaOH溶液的实验,他应称取的NaOH固体的质量是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E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⑤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3)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蒸馏;
(4)若反应后有Mn2+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MnO2+4H+═Mn2++I2+2H2O;
(5)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消毒剂、除臭剂、水质净化剂以及强氧化剂,图1是在实验室中制备KMnO4晶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目的是获得K2MnO4,同时还产生了KCl和H2O,试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ClO3+3MnO2+6KOH$\frac{\underline{\;高温\;}}{\;}$3K2MnO4+KCl+3H2O↑.操作①和②均需在坩埚中进行,根据实验实际应选择c(填序号).
a.瓷坩埚    b.氧化铝坩埚    c.铁坩埚    d.石英坩埚
(2)操作④是使K2MnO4转化为KMnO4和MnO2,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2H2O=2MnO4-+MnO2↓+4OH-.若溶液碱性过强,则MnO4-又会转化为MnO42-,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2H2O=2MnO4-+MnO2↓+4OH-.因此需要通入某种气体调pH=10-11,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选择CO2而不是HCl,原因是Cl-具有还原性,可将K2MnO4和KMnO4还原.
(3)操作⑤过滤时,选择图3所示装置而不用图2所示装置的原因是过滤速度快、效果好.

(4)还可采用电解K2MnO4溶液(绿色)的方法制造KMnO4(电解装置如图4所示),电解过程中右侧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42--e-=MnO4-.溶液逐渐由绿色变为紫色.但若电解时间过长,溶液颜色又会转变成绿色,可能的原因是电解较长时间后,阳极产生的MnO4-在阴极被还原,紫色又转变为绿色(或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溶液碱性增强,紫色又转变为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NaN3(叠氮化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药剂.实验室制取叠氮化钠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装置D导管上的旋塞,加热制取氨气.
②再加热装置A中的金属钠,使其熔化并充分反应后,再停止加热D并关闭旋塞.
③向装置A中b容器内充入加热介质并加热到210一220℃,然后通入N2O.
④冷却,向产物中加入乙醇(降低NaN3的溶解度),减压浓缩、结晶.
⑤过滤,用乙醚洗涤,晾干.
已知:NaNH2熔点210℃,沸点400℃,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用不锈钢材质而不用玻璃,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可能生成的NaOH能腐蚀玻璃.
(2)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为碱石灰;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分离出水.
(3)步骤①先加热通氨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步骤②氨气与熔化的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NH3$\frac{\underline{\;\;△\;\;}}{\;}$2NaNH2+H2
(4)步骤③b容器充入的介质为植物油,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沸点为100℃,不能达到反应控制的温度210一220℃.
(5)N2O可由NH4NO3在240-245℃分解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frac{\underline{\;240-245℃\;}}{\;}$N2O↑+2H2O↑.
(6)步骤⑤用乙醚洗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损失,有利于产品快速干燥.
(7)消防时,销毁NaN3常用NaClO溶液,将其转化为N2,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的还原产物是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适量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c(OH-B.n(NH4+C.$\frac{c(O{H}^{-})}{c(N{H}_{3}•{H}_{2}O)}$D.n(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B.CH4C.PH3D.Si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