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为了证明甲酸溶液中含有少量甲醛,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
A.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
B.加入二至三滴紫色石蕊试液
C.先蒸馏,然后对蒸出的物质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实验
D.先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蒸馏,对蒸出的物质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实验

分析 A.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下发生;
B.石蕊试液只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检验甲醛的存在;
C.甲醛少量,蒸馏难以分离出甲醛;
D.利用甲醛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A.为了证明甲酸溶液中含有少量甲醛,应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再进行银镜反应,故A错误;
B.石蕊试液只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检验甲醛的存在,故B错误;
C.甲醛少量,蒸馏难以分离出甲醛,故C错误;
D.甲醛在碱性环境下能够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醛基的检验,明确银镜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NaOH;
②试剂②可以选用盐酸;
③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C.
A.Mg(OH)2$\stackrel{△}{→}$MgO$→_{2800℃}^{电解}$Mg
B.Mg(OH)2$\stackrel{△}{→}$MgO$→_{还原}^{C}$Mg
C.Mg(OH)2$\stackrel{HCl}{→}$MgCl2$→_{714℃}^{电解}$Mg
D.Mg(OH)2$\stackrel{HCl}{→}$MgCl2$→_{还原}^{活泼金属}$Mg
(2)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2+2Br-=2Cl-+Br2
②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
③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SO42-生成.检验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B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生成;
④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Cl2、Br2和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04kJ•mol-1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 (g)+Cl2 (g)═2HCl (g)△H=-185kJ/mol,
E(H-H)=436kJ/mol,E(Cl-Cl)=243kJ/mol则E(H-Cl)=432kJ/mol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frac{1}{2}$O2(g)═Cu2O(s)△H=-169kJ•mol-1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2Cu(s)+O2(g)═2CuO(s)△H=-314kJ•mol-1
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H=+34.5KJ/mol.
(4)①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46.1kJ.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的数值为18.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中含有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氯化氢B.乙醇C.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盛有等质量稀盐酸(各含nmolHCl)的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边,调节天平,使天平达到平衡.然后在甲、乙烧杯中分别投入amol Mg和bmol Al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1)若甲、乙两烧杯中酸均过量,则甲、乙两边净增量分别为$\frac{11}{12}$ag,$\frac{8b}{9}$g.
(2)若甲、乙烧杯中酸均用完,金属均过量,则甲、乙两边产生的H2的质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由此推出a:b=32: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50mL稀硫酸与2.7g铝粉恰好反应,计算:
(1)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况);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将浓硝酸分解的气体收集在一支试管中,再将试管倒插在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了回收利用SO2,研究人员研制了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高温焙烧含硫废渣产生的SO2废气,制备硫酸锰晶体的生产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2+7.69.7
Fe3+2.73.7
Al3+3.84.7
Mn2+8.3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MnO2=MnSO4
(2)写出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MnO2+4H+=2Fe3++Mn2++2H2O.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并用pH试纸测定调节pH,pH应调节范围是4.7~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pH=4的NaHA溶液中:c(Na+)=c(HA-)+2c(A2-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pH相等的①CH3COONa ②NaHCO3 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D.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pH=7,c(Cl-)=0.1 mol•L-1]:c(NH4+)>c(Cl-)>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