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某NaHCO3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二种方案:
Ⅰ、方案一:称取10g样品按如图1装置进行测定.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3)完全反应时,若测得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是2.0g,则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76.4%.
(4)此方案的实验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CO2残留于AB装置中.
Ⅱ、方案二:取4g样品溶于水,加入适当指示剂,逐滴滴入1mol/L硫酸,待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定所消耗的硫酸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测定,需用已知浓度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的稀硫酸;
①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图2中的D.

②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C.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C.容量瓶没有干燥.
(2)滴加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3)恰好完全反应时,若测得消耗硫酸的体积为20mL,则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分析 方案一:根据装置图可知,碳酸氢钠在A中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吸水,根据浓硫酸的质量变化判断生成水的质量,再能过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固体的质量的变化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最后的干燥管中碱石灰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对实验数据的干扰;
方案二:用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依据滴定过程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纯碳酸氢钠的质量,再根据$\frac{NaHC{O}_{3}的质量}{样品的质量}$×100%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的实验要求,确定需要的仪器,根据实验操作中对$c=\frac{{n}_{B}}{{V}_{溶液}}$中的nB和V溶液的影响判断对溶液浓度的影响,据此答题.

解答 解:Ⅰ、方案一:根据装置图可知,碳酸氢钠在A中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吸水,根据浓硫酸的质量变化判断生成水的质量,再能过U形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根据固体的质量的变化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最后的干燥管中碱石灰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对实验数据的干扰,
(1)碳酸氢钠在A中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3)完全反应时,若测得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是2.0g,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设NaHCO3的质量为m,
根据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84×2              44 
             m                 2.0g
所以m=$\frac{84×2×2}{44}$g=7.64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7.64g}{10g}$×100%=76.4%,
故答案为:76.4%;
(4)此方案的实验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CO2残留于AB装置中,未能在C中测出,
故答案为:CO2残留于AB装置中;
Ⅱ、方案二:用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依据滴定过程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纯碳酸氢钠的质量,再根据$\frac{NaHC{O}_{3}的质量}{样品的质量}$×100%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的实验要求,确定需要的仪器,根据实验操作中对$c=\frac{{n}_{B}}{{V}_{溶液}}$中的nB和V溶液的影响判断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1)①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容量瓶,不用集气瓶,
故选D;
②A、没有洗涤烧杯或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B、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溶液浓度减小;
C、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最终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
故答案为:C;
(2)滴加硫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故答案为: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3)若测得消耗硫酸的体积为20mL,硫酸浓度为1mol/L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2         1
n        1mol/L×0.02L
n=0.04mol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frac{0.04mol×84g/mol}{4g}$×100%=84%;
故答案为:8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和分析判断,主要是实验基本操作和定量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化学工业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化工氯碱工业高炉炼铁铜的精炼生产漂白粉
原理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
2NaOH+Cl2↑+
H2
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阴极:
Cu2++2e-═Cu
2NaOH+Cl2═NaCl+NaClO+H2O
ABC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填空:

写出A→F物质的写化学式:
ACl2、CH2SO4、DHCl、EBaSO3、F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分子碰撞B.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零
C.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是活化分子D.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请用双线桥法标出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和被氧化、被还原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HNO3;还原剂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元素性质或结构
A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B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
CC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D元素在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
E常温常压下,E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属于共价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所含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3)B、C、D、E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2->N3->O2->Na+(填元素符号).
(4)用电子式表示E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5)由A、B、C与氢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酸式盐与过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NH3.H2O+CO32-+H2O.
(6)19.2g金属铜与一定浓度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NO、NO2(不考虑N2O4的存在)混合气6.72L,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9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a g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2mol•L-1的稀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 g该混合物在过量的CO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A.1.6a gB.(a-1.6)gC.(a-3.2)g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工业生产经过以下转化步骤: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是一种新的硫酸生产方法
B.C2H5OSO3H具有酸性
C.该过程中①、②是加成反应
D.该过程中③、④可看做酯类的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