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B.
A.无色透明的溶液:Fe3+、Cl-、NO3-、SO42-
B.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Mg2+、NH4+、K+、SO42-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的溶液:Na+、K+、HCO3-、Cl-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Cl-
E.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AlO${\;}_{2}^{-}$、Mg2+、NH4+、Cl-
F.pH=1的无色溶液:NO${\;}_{3}^{-}$、Mg2+、NH${\;}_{4}^{+}$、SiO${\;}_{3}^{2-}$.

分析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铁离子为有色离子;
B.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共存;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碘离子反应;
E.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偏铝酸根离子能够与碳酸氢根离子、镁离子、铵根离子反应;
F.pH=1的无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不存在有色离子,硅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 解: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Fe3+,故A错误;
B.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Mg2+、NH4+、K+、SO4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能够与H+、I-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E.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与:AlO2-与Mg2+、NH4+、HCO3-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E错误;
F.pH=1的无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Si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F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4+、Fe2+、A13+、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中肯定存在Na+、Fe2+、A13+、NH4+、SO42-
B.气体F在足量氧气中经催化氧化不可直接生成气体D
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沉淀I一定是Al(OH )3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Fe2+、SO32-、K+和C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
分子式C14H14O2
部分性质能使Br2/CCl4褪色
能在稀H2SO4中水解

已知:RCH═CHR′$→_{ii,Zn/H_{2}O}^{i,O_{2}}$RCHO+R′CHO;2HCHO$→_{ii,H+}^{i,浓NaOH}$HCOOH+CH3OH,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图(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1)试写出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③(选填序号).
①金属钠 ②HBr ③Na2CO3溶液 ④乙酸
(3)写出F的结构简式:
(4)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  d.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5)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向mg镁铝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回答下列问题:
(1)c==$\frac{1000b}{11.2V}$mol/L(用b、V表示).
(2)p=m+$\frac{cV}{125}$g(用m、V、c表示)
(3)n=m+$\frac{17Vc}{1000}$g(用m、V、c表示).
(4)p的取值范围为:$\frac{5}{3}$m<p<$\frac{17}{9}$mol(用m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雄黄(As4S2)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恰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As2S3,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正极(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a(选填编号).
A.小于0.5mol      B.等于0.5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有下列几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④①.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
A.甲醛B.食盐C.蔗糖D.味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Ⅱ的名称分别是过滤、洗涤.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4FeCO3+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4CO2
③煅烧如果不充分,产品中将有Fe2+存在,试设计实验检验产品中有无Fe2+
(2)有些同学认为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a.称取2.850g绿矾(FeSO4•7H2O)产品,配成250mL溶液;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 00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4-+5Fe2++8H+=5Fe3++Mn2++4H2O.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97.5%[已知M(FeSO4•7H2O)=278g•mol-1]
③滴定达到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立即褪去.
④下列操作会导致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有bc.
a.未干燥锥形瓶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结束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d.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5℃时,测得0.01mol/L的HA、BOH两种溶液的pH值分别为3、12.取V1mL的HA溶液和V2mL的BOH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值等于7.则下列定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HA=$\frac{1}{9}$
B.0.01mol/LBOH溶液中阳离子浓度比c(B+):c(H+)=1010:1
C.0.01mol/L的两溶液中水得电离度α:α(HA)=α(BOH)
D.溶液混合时,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