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裂化都是物理变化 |
| B. | 乙醇可以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 |
| C. | 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
| D. |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因此现代结构理论认为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 |
考点: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苯的结构;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A.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B.乙醇、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C.燃烧生成水的物质可以是烃或者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D.根据苯的结构及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特殊性解答.
解答:
解:A.煤的干馏、石油的裂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乙醇、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使乙醇的溶解性显著增强,故B正确;
C.乙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燃烧生成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如果苯环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的机构,则邻二甲苯应该有两种,但实际上无同分异构体,所以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常见有机物机构和性质,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项为A,注意正确理解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裂化,依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去判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三种溶液中,pH大小关系为:
pH( NaCN)> pH(Na2 CO3 )pH(CH3 COONa)
B.amol·L-1 HCN与6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中
c(Na+)>c(CN-),则a一定小于b
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D.将0.1 mol·L-1的Na2 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等浓度的HCN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未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2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B.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
C. N2分子中N原子没有杂化,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D. H2SO4分子中三种原子均以杂化轨道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 A. | 苯中的甲苯(溴水) | B. |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 |
| C. | 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 D. | 乙醇中的水(新制的Ca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其中,(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从甲、乙、丙、丁中选出).
(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 .
(3)写出丙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4)请写出鉴别甲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 .
(5)写出丙物质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相关反应的反应类型。
(1)葡萄糖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与H2作用生成己六醇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红色沉淀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蔗糖酸性条件下水解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