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氯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碘是紫黑色(填颜色)固体物质.(2)牙齿的损坏实际上是牙釉质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溶解的结果,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使用含氟牙膏会保护牙齿,因为氟离子会跟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发生反应生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Ca5(PO43OH(S)+F- (aq)?Ca5(PO43 F(S)+OH-(aq).此外氟离子还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含氟牙膏已经普遍使用.
(3)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钾生成单质碘.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O3-+5I-+6H+═3H2O+3I2
(4)①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条件通电)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会改变
②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⑤的操作名称干燥
(5)已知:I2+2S2O32-=S4O62-+2I-.溶度积常数Ksp(CuCl)=1.7×10-7 Ksp( CuI)=1.3×10-12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a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b mL.
①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frac{171bc×1{0}^{-3}}{a}$×100%.

分析 (1)氯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为溴原子,原子序数为35,核外电子分四层排布,据此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碘单质为紫黑色固体;
(2)Ca5(PO43(OH)生成Ca5(PO43F,反应后同时生成OH-
(3)在酸性条件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
(4)①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I2,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右侧放出氢气,右侧I-、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的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左侧多余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
②从热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是冷却结晶;洗涤后的晶体要进行干燥;洗涤晶体的目的: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
(5)①淀粉遇到碘变蓝,依据I2+2S2O32-═S4O62-+2I-可知,当Na2S2O3标准溶液刚好将碘全部反应,淀粉由蓝色变成无色,据此解答;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实质铜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和单质碘;
③依据碘单质被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得到 2Na2S2O3~2Cu2+计算.

解答 解:(1)氯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为溴原子,原子序数为35,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碘单质为紫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 紫黑色;
(2)由题意氟离子会跟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发生反应生成氟磷灰石可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5(PO43OH(S)+F- (aq)?Ca5(PO43 F(S)+OH-(aq),
故答案为:Ca5(PO43OH(S)+F- (aq)?Ca5(PO43 F(S)+OH-(aq);
(3)在酸性条件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故答案为:IO3-+5I-+6H+═3H2O+3I2
(4)①A.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I2,左侧电极为阳极,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A正确;
B.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中间为阴离子交换膜,右侧I-、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的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故右侧溶液中含有IO3-,故B正确;
C.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同时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总的电极反应式为:KI+3H2O$\frac{\underline{\;电解\;}}{\;}$KIO3+3H2↑,故C正确;
D.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KI+3H2O$\frac{\underline{\;电解\;}}{\;}$KIO3+3H2↑,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多余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左侧生成I2,右侧溶液中有KOH生成,碘单质与KOH不能反应,总反应相当于:2KI+2H2O$\frac{\underline{\;电解\;}}{\;}$2KOH+I2+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CD;
②从热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是:冷却结晶;洗涤后的晶体有水分,所以要进行干燥;过滤后得到的晶体上吸附部分氢氧化钾等杂质,为得到较纯净的碘酸钾晶体,所以要进行洗涤,据此可知步骤⑤的操作名称为干燥,
故答案为:干燥;
(5)①淀粉遇到碘变蓝,依据I2+2S2O32-═S4O62-+2I-可知,当Na2S2O3标准溶液刚好将碘全部反应,淀粉由蓝色变成无色,所以可以淀粉做指示剂,当淀粉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滴定达到终点;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 滴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实质铜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生成碘化亚铜沉淀和单质碘,离子方程式:2Cu2++4I-=2CuI↓+I2
故答案为:2Cu2++4I-=2CuI↓+I2
③依据2Na2S2O3+I2═Na2S4O6+2NaI,2Cu2++4I-=2CuI↓+I2
得到 2Na2S2O3~2Cu2+
         2                  2
试样中CuCl2•2H2O的物质的量为b mL×c mol/L,
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frac{171bc×1{0}^{-3}}{a}$×100%,
故答案为:$\frac{171bc×1{0}^{-3}}{a}$×10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碘的物理性质、电解原理、碘离子的检验等性质,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物质分离和提纯、基本实验操作计算等知识点,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减少CO2的排放以及CO2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H2NCOONH4是工业合成尿素[CO(NH22]的中间产物,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用CO2和氨气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2NH3(g)=CO(NH22(s)+H2O(l)△H=-134kJ/mol.
(2)用氨水捕集烟气中的CO2生成铵盐,是减少CO2排放的可行措施之一.
①写出氨水捕集烟气中的CO2生成碳酸氢铵的主要化学方程式CO2+NH3.H2O=NH4HCO3
②分别用不同pH的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CO2,CO2脱除效率与吸收剂的pH关系如图乙所示,烟气中CO2的含量为12%,烟气通入氨水的流量为0.052m3/h(标准状况),用pH为12.81的氨水吸收烟气30min,脱除的CO2的物质的量最多为0.13mol(精确到0.01).
③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CO2脱除效率提高,但高于40℃时,脱除CO2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CO2

(3)将CO2和甲烷重整制合成气(CO和H2)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合成气用于制备甲醇的反应为2H2(g)+CO(g)?CH3OH(g)△H=-90kJ/mol.在T1℃时,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容器
起始反应物投入量2molH2、1molCO1molCH3OH2mol CH3OH
①能代表丙反应的曲线是I(选填I、II),a、b点的压强关系为Pa>Pb(填>、<、=),理由是平衡时a点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小,则总物质的量大.
②b点时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1.25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SB.NH4NO3C.H2D.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CH3ClB.CHCl3C.CCl4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B.己烷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沸点各不相同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
D.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016 年化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是丹麦制药公司LEO Pharma与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Phil S.Baran课题组合作,成功地将合成巨大戟醇(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的步骤由37步缩短至14步.巨大戟醇是合成治疗日光性角化病药物(Picato)的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巨大戟醇制备Picato药物的另一种反应物是(CH32C=CHCOOH
B.巨大戟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C.巨大戟醇和Picato药物都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0.1mol巨大戟醇完全燃烧消耗2.45mo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某研究小组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干冰等作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主要反应原理:2NH3(g)+CO2(g)=H2NCOONH4(s)△H<0.

(1)仪器2的名称是三颈烧瓶.仪器3中NaOH固体的作用是干燥氨气,防止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水解.
(2)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应该加快(填“加快”、“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流速.
(3)另有一种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器(CCl4充当惰性介质)如图2:
①若无冰水,则氨基甲酸铵易分解生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请写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NCOONH4$\frac{\underline{\;\;△\;\;}}{\;}$CO(NH22+H2O.
②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即停止反 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C.
A.蒸馏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微热烘干
(4)已知氨基甲酸铵可完全水解为碳酸氢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
为测定某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某研究小组用该样品进行实验.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补充完整测定某样品中氨基甲酸铵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所得沉淀、干燥后称量沉淀的质量,重复2~3次,测量的数据取平均值进行计算(限选试剂:蒸馏水、澄清石灰水、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lmolH2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  )
A.ⅢB族B.ⅢA族C.ⅤⅢ族D.0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