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C.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
D.用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b=Vc

分析 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是盐酸电离出来的,盐酸完全电离,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盐酸不能继续电离,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大;水解是微弱的,氯化铵溶液中铵离子可继续水解,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化小,所以含c点的曲线pH变化是盐酸溶液的,含a、b点的曲线pH变化是氯化铵溶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和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有关,当溶液的体积相等时,a、c两点溶液的离子浓度不一样,所以导电能力不一样,故A错误;
B.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由于氯化铵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自于铵根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氢离子浓度越大,说明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a点的pH<b点的pH,说明a点酸性大于b点酸性、a点氢离子大于b点氢离子,所以a、b二点溶液水的电离程度a>b,综上所述a、b、c三点溶液水的电离程度a>b>c,故B正确;
C.b点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得出c(OH-)+c(NH3•H2O)=c(H+),故C错误;
D.用等浓度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b点为铵根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b点溶液中铵根和氢离子均消耗NaOH,而C点只有盐酸消耗NaOH(盐酸完全电离),故消耗NaOH溶液体积Vb>Vc,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弱电解质溶液稀释时的浓度变化及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8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无法计算
B.在标准状况时,20mL NH3 与60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将80g NaOH 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D.1L 0.25mol/L H2SO4 溶液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每生成22.4 LCl2,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B.1 mol 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所得电子数一定为4NA
C.1 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0.1 mol金属钠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化合物中离子总数为0.1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H2的转化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改变条件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几率
D.对于本来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改变条件可以使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是1:5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成两层,下层无色,上层呈紫红色;
(3)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C
A.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C.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D.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5)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DE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中除杂剂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混合物成分 除杂试剂            化学方程式
(1)铜粉中混有铁粉
(2)铁粉中混有铝粉
(3)Al2O3中混有Al(OH)3
(4)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
I、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NaNO2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碘化钾淀粉试纸 ②淀粉 ③白酒  ④食醋,你认为应选用的物质有①④(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B.
A.NaCl             B.NH4Cl           C.HNO3        D.浓H2SO4
II.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序号,下同)D,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
(2)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2O>H2O2>K2CrO4
(3)某酸性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O2、MnO4-、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
①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
②如果上述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的电子为0.6mol.
(4)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KCN+H2O2+H2O═A+NH3↑,试指出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K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能说明达到化学反应的限度的是(  )
A.SO2完全转化为SO3
B.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C.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