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Cl、Ba(NO3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
(2)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一定存在的物质是CaCO3
(3)将固体粉末所有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补充)
序号化学式

分析 固体粉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则一定不含有CuSO4,难溶物溶于稀盐酸得到气体和溶液,说明一定含有CaCO3,Na2SO4和Ba(NO32不会同时存在,可能存在KC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固体粉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则一定不含有CuSO4,难溶物溶于稀盐酸得到气体和溶液,说明一定含有CaCO3,Na2SO4和Ba(NO32不会同时存在,可能存在KCl,
(1)实验涉及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2))取样品加水,得到无色溶液,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因为CuSO4溶于水,显蓝色,取样品加水,出现白色沉淀,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只有CaCO3是沉淀,难溶于水,故答案为:CuSO4;CaCO3
(3)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硫酸铜,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钙,Na2SO4和Ba(NO32不会同时存在,可能存在KCl,这三种物质的组合可以是:CaCO3、Na2SO4、KCl或者是CaCO3、Ba(NO32、KCl,故答案为:

序号化学式
CaCO3、Na2SO4、KCl
CaCO3、Ba(NO32、KCl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解答本题要从物质的颜色、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980mL 0.1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②④⑥(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1000mL容量瓶(写仪器名称);
(2)配制0.1mol/L的稀硫酸980mL需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体积为5.4mL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加速溶解、在移液时玻璃棒的用途是引流.
(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量取 ②计算 ③稀释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有①②⑤(填序号)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原子序数相差8,A、B、C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元素与C元素形成的分子不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B.A、C、D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中,D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C.A、B、C、D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B的原子半径最大
D.A、B、C、D 四种元素对应单质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份均为18g的Al片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充分转移电子总数均为2NA
B.1 molCu和2 mol热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SO2分子
C.标准状况下,14g N2和C2H4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2L
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A
B.l L pH=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0.2NA
C.78 g Na20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D.500 mL 2 mol.L-l FeCl2溶液中Fe3+数为NA,且$\frac{n(C{l}^{-})}{n(F{e}^{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7的溶液中:Na+、Mg2+、S042-、I-
B.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中:Al3+、Cu2+、N03-、SO42-
C.由水电离出的c(H+)=l.0×10-13mol•L-1的溶液中:Na+、C032-、SO32-、Cl
D.加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中:Na+、NH4+、N0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单质A、B和化合物C符合下列转化关系:A+B$\stackrel{点燃}{→}$C$\stackrel{溶于水后电解(惰性气体)}{→}$A+B,则C物质可能为(  )
A.HClB.Na2O2C.CuOD.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图中加持装置有省略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装置D连接,则装置D中 的固体宜选用ad
a.碱石灰       b.无水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和氨气反应,实验室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氯气,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固体中有NH4+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氯离子和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装置E中的NaBr溶液变橙红色.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必须对装置A进行的改动是将分液漏斗改为温度计,并使温度计水银球没入烧瓶内液面下.
(5)将装置B、C分别于F相连后,进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烧杯中的试剂所起的作用是证明烧瓶中压强减少,同时吸收剩余气体二氧化硫或硫化氢有毒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选项 A D
 操作 从CCl4萃取溴水中溴后的混合液中分离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干燥氯气 可用于制备并观察氢氧化铁沉淀 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装置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