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阴离子
C.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ˊ
D.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l-共有12个

分析 A.在ABn型化合物中,中心元素A的族序数+成键数=8时,满足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B.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阴离子,可能含有阳离子;
C.白磷的键角是60°;
D.根据NaCl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与每个Na+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共有6个.

解答 解:A.NCl3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阴离子,可能含有阳离子,如金属晶体,故B正确;
C.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但键角是60°,CH4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为109°28ˊ,故C错误;
D.根据NaCl晶体的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与每个Na+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共有6个,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键角的判断、晶体的结构等知识点,注意白磷分子中4个磷原子位于四面体4个顶点上,与甲烷的键角不同,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化学探究小组拟用废铜屑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I、如图所示,用浓HNO3和过量的废铜屑充分反应制硝酸铜溶液.
(1)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2)①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②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③你认为此装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不合理,密闭体系中立即产生大量气体,会有安全隐患;或者合理,慢慢挤压,胶头滴管控制反应速率,使NaOH溶液及时吸收NO2
Ⅱ、为了探究Cu(NO32热稳定性,探究小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仪器均略去)

(3)往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最终残留黑色粉末;在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判断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frac{\underline{\;\;△\;\;}}{\;}$2CuO+4NO2↑+O2↑.
Ⅲ、利用Cu(NO32制备浅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
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用0.4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样品.下表是化学探究小组的实验记录,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序号1234
温度/℃35507095
样品颜色深蓝色深蓝色浅绿色暗蓝色
(4)95℃时,制得的样品颜色发暗的可能原因是:含有黑色的氧化铜.
(5)70℃时,实验得到3.82g样品,取此样品加热至分解完全(杂质不反应),得到3.20g固体,此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5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7克NH3共有4mol原子,0.1molH2S共有0.2NA个氢原子;同质量的NH3和H2S中分子个数比为2:1.在标准状况下,35.5g氯气的体积是11.2L.将其与氢气化合,需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将化合生成的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1mol.将此溶液取出20mL加水配制成200mL溶液,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写出向该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的反应AgNO3+HCl=Ag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W、X、Y、Z、T均是短周期元素,W和X同周期,W和Y同主族;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族序数是所在周期数的三倍;X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单质与X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Z2X或Z2X2;T和Z同周期,且T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请回答:
(1)WX2的结构式是O=C=O.
(2)X、Z、T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Cl-)>r(O2-)>r(Na+)(用离子符号回答).
(3)X、T的气态氢化物沸点较高的是H2O(用化学式回答),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4)水中锰含量超标,容易使洁具和衣物染色,TX2可以用来除去水中超标的Mn2+,生成黑色沉淀.
当消耗13.50g TX2时,共转移了lmol电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5Mn2++6H2O═5MnO2+2Cl-+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 )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其中试管B的现象为: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按要求作答: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填化学式),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容易变质、失效,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2)工业上制取氯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3)铁在氯气中燃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 2mol SO2(g) 氧化为2mol SO3(g) 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写出SO2(g) 氧化为SO3(g) 的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8kJ/mol
(2)氧化SO2时,工业上常加入V2O5作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可表示为:
SO2+V2O5═SO3+2VO2
4VO2+O2═2V2O5
如图中表示加入V2O5的反应曲线为b(填“a”或“b”).
(3)若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g)和1mol O2(g),如图甲所示,经2min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178.2kJ,则:
①2min内 O2的化学反应速率v(O2)=0.225mol•L-1•min-1
②SO2的转化率90%
③平衡后,若再充入1 mol O2,SO2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少”、“不变”)
SO3的 平衡浓度的取值范围是:0.9mol/L<c(SO3)<1mol/L.
(4)若将2mol SO2(g)和1mol O2(g)充入容积可变的容器乙中,初始体积为2L,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kJ,则Q>178.2kJ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和物质的量浓度(c),因此在配制溶液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配制方法.请完成下列填空题.
(1)用10%(密度为1.00g•cm-3)的NaOH溶液配制成27.5g2%的NaOH溶液.
①计算:需5.5g10%(密度为1.00g•cm-3)的NaOH溶液,需加22mL水(密度为1,.00g•cm-3)进行稀释.
②量取:用10mL量筒(供选择的量筒规格有:5mL、10mL、25mL、50mL)量取10%的NaOH溶液,量取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切,然后倒入烧杯里,用25mL量筒量取蒸馏水注入烧杯里.
(2)把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成3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①需要量取浓硫酸16.3mL(保留一位小数).
②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DECBHGF.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并重复操作两次
C.把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的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液面达到刻度线
H.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
③如果上述C操作中把未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容量瓶中,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如果上述D操作中量取浓硫酸后量筒内滞留的浓硫酸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入E操作中的小烧杯中,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如果上述D操作中目光俯视,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稀土是我国的丰产元素,17种稀土元素性质非常接近,化合物A是其中一种.用有机萃取剂来分离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有机萃取试剂A的结构式如图,据你所学知识,判断A属于(  )
A.酸类B.醚类C.醛类D.酯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