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
物质分子数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摩尔质量/g•mol-1 
O2  8.0   
H2SO4 3.01×1023   
H2   0.5 

分析 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量,据此得出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再结合n=$\frac{m}{M}$=$\frac{N}{{N}_{A}}$计算出三者的分子数、质量、物质的量.

解答 解:M(O2)=32g/mol,n(O2)=$\frac{8.0g}{32g/mol}$=0.25mol,N(O2)=0.25×6.02×1023=1.505×1023
M(H2SO4)=98g/mol,n(H2SO4)=$\frac{3.01×1{0}^{23}}{6.02×1{0}^{23}/mol}$=0.5mol,m(H2SO4)=0.5mol×98g/mol=49g;
M(H2O)=18g/mol,m(H2O)=0.5mol×18g/mol=9g,N(H2O)=0.5×6.02×1023=3.01×1023
故答案为:

物质分子数质量/g物质的量/mol摩尔质量/g.mol-1
O21.505×10230.2532g/mol
H2SO4490.598g/mol
H2O3.01×1023918g/mol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一定条件下,黄铁矿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S2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B.FeSO4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1molH2SO4,转移14mol电子
D.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Fe2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3
D.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O2(g)+2SO2(g)?2SO3(g).经过10s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SO3)=0.4mol/L
(1)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v(SO2)=0.04mol/(L•s)
(2)画出反应过程中用O2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3)画出S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4)有同学认为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改变条件时平衡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SO3的平衡浓度变为1mol/L,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的是(  )
A.20g NaOH溶于1L水中
B.58.5g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28g K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通常状况下,11.2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2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c(SO3)=0.4mol•L-1B.c(SO2)=c(SO3)=0.15mol•L-1
C.c(SO2)=0.25mol•L-1D.c(SO2)=c(SO3)=0.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的催化剂,氯化铝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发热并产生白色烟雾.氯化铝还易溶于乙醇、氯仿和四氯化碳.实验室可用反应2Al+6HCl(g)$\frac{\underline{\;\;△\;\;}}{\;}$2AlCl3+3H2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H2SO4(浓)$\frac{\underline{\;\;△\;\;}}{\;}$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2HCl↑
(2)以下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③①②(填序号).
①点燃A处酒精灯    ②点燃C处酒精灯    ③滴加A处浓硫酸
(3)D中干燥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HCl气体,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烧瓶.
(4)下列有关AICl3的说法合理的是①(填序号).
①AlCl3水溶液能导电    ②熔融态AlCl3能导电    ③镁条能置换出AlCl3溶液中的Al
(5)实验室也可通过反应2Al+3Cl2(g)$\frac{\underline{\;\;△\;\;}}{\;}$2AlCl3制备无水氯化铝,此法若还利用上述装置,在A烧瓶中增用Mn02.固体之外,还必须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AB之间增加一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因Cl2中混有的HCl与Al反应生成H2,H2与Cl2混合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6)指出该实验装置可能存在的一种安全隐患:D中干燥管排出的H2与空气混合后遇酒精灯火焰发生爆炸;或“D中A1Cl3蒸气遇冷固化堵塞气体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02的电子式::$\underset{\stackrel{…}{O}}{…}$:$\underset{\stackrel{…}{C}}{…}$:$\underset{\stackrel{…}{O}}{…}$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_{17}^{20}$Cl
C.乙烯的比例模型D.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2SiO3<H3PO4<H2SO4<HClO4
B.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C.熔点:Li<Na<K
D.热稳定性:HF>HCl>H2S>P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