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利用氦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关闭活塞,点燃酒精灯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装置B为安全瓶,根据元素守恒,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装置用来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D装置用来检验一氧化碳;通过装置D中PdCl2溶液检验一氧化碳生成的生成,最后点燃,防止CO污染空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实验前通He的目的是排尽装置A中的空气,以避免氧气与碳反应,故答案为:排尽装置A中的空气;
(2)若缺少装置B,则装置A与装置C直接相连,C中的液体会倒吸进入装置A中,导致热的试管炸裂,则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故答案为:cd;
(3)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先生成CaCO3白色沉淀,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沉淀溶解,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由装置C、D中现象可知,反应生成CO和CO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SiO2+C$\frac{\underline{\;高温\;}}{\;}$Si+CO2↑,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SiO2+C$\frac{\underline{\;高温\;}}{\;}$Si+CO2↑;
(4)装置A中反应生成的CO有毒,可通过燃烧使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燃烧有毒尾气CO,防止污染环境;
(5)碳酸与Na2SiO3反应生成硅酸的原理是强酸制弱酸,可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故答案为: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的探究,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操作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实验编号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反应温度/℃ | 700 | 700 | 750 |
达平衡时间/min | 40 | 5 | 30 |
n(D)平衡/mol | 1.5 | 1.5 | 1 |
化学平衡常数 | K1 | K2 | K3 |
A. | K3>K2=K1 | |
B. | 实验Ⅱ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 |
C. | 实验Ⅲ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实验Ⅰ的$\frac{9}{10}$倍 | |
D. | 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A和1 mol D,平衡不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008889 | B. | 0.08000 | C. | 0.200 | D. | 0.2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铁线粉”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 | |
B. | “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指质地酥松 | |
C. | “铁线粉”易溶于水 | |
D. | “铁线粉”的形成是因为吸氧腐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87克锌铜合金完全溶解于150mL、密度为1.20g/cm3、质量分数为21%的稀硝酸中,得到NO气体896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0mol/LNaOH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该稀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0mol/L
B.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560mL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D.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5.81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关草酸(HOOC-COOH)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9.0g草酸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9NA
B.9.0 g草酸被NaClO氧化生成C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C.9.0 g草酸溶于水,其中C2O42-和HC2O4-的微粒数之和为0.1NA
D.9.0g草酸受热完全分解为CO2、CO、H2O,标况下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