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每个选项中的两组物质都能反应,且能放出同一种气体的是( )
A.铜与稀硫酸,铜与浓硫酸
B.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
C.硫化钠与稀硫酸,亚硫酸钠与稀硫酸
D.硫化钠与稀硫酸,硫化钠与稀盐酸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
C.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回答有关问题。
反应物 | 溴水 | 酸性KMnO4溶液 | 氢硫酸(H2S溶液)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 石蕊溶液 | 品红溶液 |
反应现象 | 褪色 | 褪色 |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 褪色 | 变红 | 褪色 |
SO2的性质 | 还原性 | 还原性 | 氧化性 |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漂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反应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排列方式中,A.ABCABCABC B.ABABABABAB C.ABBAABBA D.ABCCBAABCCBA,属于镁型堆积方式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铜型堆积方式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