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X、Y均为第3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且Y的族序数大于X的族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非金属性:X>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X>Y
D.原子半径:X>Y

分析 X、Y均为第3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且Y的族序数大于X的族序数,则原子序数:X<Y,非金属性:X<Y,
A.同一周期中,族序数越大,原子序数越大;
B.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越强;
D.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解答 解:X、Y均为第3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且Y的族序数大于X的族序数,则原子序数:X<Y,非金属性:X<Y,
A.根据分析可知,原子序数大小为:X<Y,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非金属性:X<Y,故B错误;
C.非金属性:X<Y,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X<Y,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X>Y,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元素周期律内容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浓     时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800℃1.00.800.670.570.500.500.50
2800℃C20.600.500.500.500.500.50
3800℃C30.920.750.630.600.600.60
4820℃1.01.00.400.250.200.200.2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反应物A的平均速率为0.013mol/(L•min).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1.0mol/L,反应经20minA的浓度就不再发生变化,进而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3)在实验3中,A的初始浓度C3>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升高温度,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粉制溴苯
B.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C.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沉淀
D.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取5ml 0.1mol/L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和碘离子判断该反应有一定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按n(CO):n(H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1<P2B.该反应的△H>0
C.平衡常数:K(A)=K(B)D.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g)+H2O(g)?CO2(g)+3H2(g)△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和3mol 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mol/L•s.
(2)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③④.
①v(CH3OH)=v(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和2mol 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 CH3OH(g)和2.4mol 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 L.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 L,容器B中CH3OH的转化率为75%;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为:B<A(填“>”“<”或“=”).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1.75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2(S0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03-=3Fe3++NO↑+2H2O
D.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判断NaCl晶体结构的图象是图①-④中的②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1)为了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常采取的措施是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水煤气.
已知:H2(g)+1/2O2(g)═H2O(g)△H1=-241.8kJ•mol-1
C(s)+1/2O2 (g)═CO(g)△H2=-110.5kJ•mol-1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l.30kJ•mol-1
(2)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燃料,反应为CO(g)+2H2(g) $\stackrel{催化剂}{?}$CH3OH(g)△H<0.在一定条件下,将l mol CO和2mol 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①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25%.
②X轴上a点的数值比b点小(填“大”或“小”).Y轴表示温度(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理由是随着Y值的增加,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Y表示温度.
(3)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CO和4mol也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stackrel{催化剂}{?}$CH3OH(g),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已知反应初始时容器的容积为2L,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
(4)在合成水煤气时会产生一定量的CO2,在强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用惰性电极电解可使CO2转化成乙烯,如图2所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2H4+4H2O.当阳极产生l mol气体时,则阳极溶液的质量减轻3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