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1)装置A中盛有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该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体)+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SO2↑+H2O,该过程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2)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甲同学认为该沉淀是BaSO3,认为BaCl2能够吸收SO2
乙同学认为BaCl2不能吸收SO2,该实验中能出现沉淀是因为该装置中有空气的干扰,并且他向上述实验生成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沉淀并没有溶解,所以乙认为该沉淀不是BaSO3,而应该是硫酸钡,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有2SO2+O2+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3)如果将生成的SO2气体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NO3-+2H2O+3Ba2+=3BaSO4↓+2NO↑+4H+
如果将亚硫酸钠固体加入到硝酸钡溶液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Ba(NO32=2NaNO3+BaSO3↓.
(4)若把分液漏斗中的浓H2SO4换成浓HNO3,对该实验是否有影响是(填“是”或“否”),理由是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得不到SO2气体.
(5)工业上用CuFeS2( 黄铜矿)冶炼金属铜,副产物中也有SO2,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CuFeS2+21O2$\frac{\underline{\;高温\;}}{\;}$8Cu+4FeO+2Fe2O3+16SO3
CuFeS2中Cu的化合价为+2,Fe的化合价为+2,该过程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u、O(填元素符号.当生成4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50NA

分析 (1)依据仪器的形状说出其名称;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依据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结合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解答;
(2)亚硫酸钡沉淀易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于盐酸;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据此解答;
(3)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亚硫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碱性环境下 硝酸根离子不表现强的氧化性;
(4)浓硫酸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是不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得不到SO2气体,所以对该实验有影响;
(5)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判断元素化合价;分析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判断转移电子数.

解答 解:(1)依据仪器形状可知,装置A中盛有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体)+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SO2↑+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硫酸酸性强于亚硫酸,所以依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可知,浓硫酸只体现了酸性作用,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Na2SO3(固体)+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SO2↑+H2O;酸;
(2)亚硫酸钡沉淀易溶于盐酸,所以不溶于酸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由于题目已经提示存在着氧气的干扰,所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过程为:2SO2+O2+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故答案为:2SO2+O2+2H2O=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
(3)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3SO2+2NO3-+2H2O+3Ba2+=3BaSO4↓+2NO↑+4H+
亚硫酸钠是弱碱性环境,NO3-不能体现出强氧化性,只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SO3+Ba(NO32=2NaNO3+BaSO3↓;
故答案为:3SO2+2NO3-+2H2O+3Ba2+=3BaSO4↓+2NO↑+4H+
Na2SO3+Ba(NO32=2NaNO3+BaSO3↓;
(4)浓硫酸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是不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得不到SO2气体,所以对该实验有影响;
故答案为:是;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得不到SO2气体;
(5)由于+3价Fe和-2价S不能共存,所以Cu和Fe都为+2价,Cu元素和O元素化合价都降低,均被还原.
S从-2价升高到+4价,有一半的Fe从+2价升高到+3价,所以每生成8molCu转移电子数目为6×16+1×4=100NA,所以生成4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50NA
故答案为:+2;+2; Cu、O;  50N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制备,明确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制备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镏水润湿的是(  )
A.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B.品红试纸检验SO2
C.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Cl2D.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Fe(OH)3+ClO-+OH-→FeO4n-+Cl-+H2O (未配平).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知FeO4n-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则n=2
B.每产生1molCl-,转移2mol电子
C.FeO4n-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其还原产物为Fe3+,可用作新型自来水消毒剂和净水剂
D.若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0.10mol/L KI溶液、新制氯水、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并把答案填在相应空格上.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SO2、H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  论
验证猜想I]步骤①:取少量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含有Fe2+
步骤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溶液不变为蓝色不含Fe3+
验证猜想Ⅱ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含有两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氯化铁遇水能反应);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中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有一段上升的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MnCl2+2H2O+Cl2↑该反应的氧化剂为MnO2,氧化产物为Cl2.生成标况下11.2L 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3)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A用来制取HCl.
(4)该装置制取氯化铁时,存在两点明显缺陷,分别是A与B之间缺少一个除去氯化氢的装置;C和D之间缺少一个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无水三氯化铁是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为棕黄色固体,易潮解产生白雾,200℃左右时升华.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下图是甲组学生设计的制备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3FeCl3;装置D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中产生棕黄色的烟,铁粉逐渐减少
(3)装置D与E之间不用玻璃导气管连接,原因是若用玻璃导管,FeCl3易在导管口冷凝造成堵塞; 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的时机是待D装置的玻璃管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才点燃酒精灯.
(4)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可能发生的反应有Cl2+2OH-=Cl-+ClO-+H2O(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5)与甲组设计对比,乙组同学去掉了装置C.实验时无论怎样改变铁粉的用量,装置D中都有少量的固体残留.乙组同学对残留固体的成分作如下两种推测:Ⅰ可能是氯化铁;Ⅱ可能是Fe3O4,其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Fe+4H2O(g)$\frac{\underline{\;\;△\;\;}}{\;}$Fe3O4+4H2,验证该推测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固体,用铁丝靠近,若发生吸引,则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需加入①浓硫酸2mL②冰醋酸2mL③乙醇3mL,加入试剂顺序的正确的操作是B.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浓硫酸的作用是AB.
A.催化剂      B.吸水剂       C.脱水剂
(3)乙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防倒吸,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6)乙酸乙酯在乙(填“甲”或“乙”)聚集,且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
(7)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浓硫酸、溴化钠(先生成HBr)与乙醇反应来制备溴乙烷(C2H5Br)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夹持与加热装置,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乙醇溴乙烷
通常情况下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分别写出A、B两种仪器的名称三颈瓶、滴液漏斗.
(2)冷却剂应从h(填“h”或“i”)口进入冷凝管C中,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适当稀释,其目的(或原因)是b(填字母).
a.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3)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且使溴乙烷汽化,使用D进行冷却的原因是使溴乙烷液化便于收集.
(4)A中液面上有深红棕色气体出现,写出生成它的化学方程式2HBr+H2SO4(浓)$\stackrel{△}{→}$Br2↑+2H2O+SO2↑,写出A中生成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HBr+CH3CH2OH$\stackrel{△}{→}$CH3CH2Br+H2O.
(5)将E中产品转入到分液漏斗中,再向漏斗中加入适量Na2SO3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加入Na2S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单质溴等杂质,分液时目标产物离开漏斗的方式是从下面的导管排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1890-1974)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并进行后续实验.
Ⅰ.制备纯碱: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氨气(或NH3)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3)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灼烧.
Ⅱ工业制法获得的纯碱中常含有NaCl杂质,用下述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
样品mg$\frac{H_{2}O}{溶解}$溶液$\frac{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沉淀$→_{洗涤}^{水}$$\frac{低温烘干、冷却、称量}{\;}$固体ng
如何检验氯化钡溶液已过量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BaCl2已过量;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所用到的试剂是AgNO3溶液;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1-$\frac{106n}{197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