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
A、木柴燃烧B、白磷自燃
C、燃放爆竹D、干冰气化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
分析: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是指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能量以热能体现.
解答: 解:A、木柴燃烧有化学反应发生,有化学能和热能变化,故A不符合;
B、白磷自燃有化学反应发生,有化学能和热能变化,故B不符合;
C、炸药爆炸过程中 有化学反应发生,有化学能和热能变化,故C不符合;
D、干冰气化只有热量变化,无化学能的变化,故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及能量的变化,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一方面对物质变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一定注意符合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稀有气体除外),
 
(填字母).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升高,最低负化合价降低;  d.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
 
,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图中A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如果反应速率v(H2)为0.15mol?L-1?min-1,则v(NH3)=
 
mol?L-1?min-1
(3)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2molSO2与lmolO2混合一定能生成2molSO3
C、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
D、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有乙酸钠和对氯苯酚的酸性废水,可利用微生物电池法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B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
②酸性条件下,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设电极两边溶液分别为1L,反应一段时间后,A极区溶液的pH从4变到1,此过程中处理的乙酸钠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2
B、CO2
C、NaOH
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W、X、Y、Z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的元素.W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能形成化合物WY;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X和Z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W和X能形成化合物WX2,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关于W、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X<Y
C、化合物WX2和XY2均为共价化合物
D、W、Y、Z的简单离子半径:W>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gH20中含有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NA个碳原子
C、25℃时,0.2mol?L-1CH3COONa溶液含有0.2NA个CH3COO-
D、2.4g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0.2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①
 

②有氧气生成.
(2)Na2O2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中氧化剂是
 

(3)1.56g过氧化钠粉末跟水反应,理论上能产生
 
L(标准状况下)氧气.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实验结论.验证第①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