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实验室中利用含银废料(主要含有AgNO3和AgCl)制取硝酸银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并洗涤干净.
步骤2:将沉淀放入烧杯,并放入铝片,再加入20%的Na2CO3溶液至浸没固体,加热搅拌,至沉淀变为灰白色[含有Ag、Al(OH)3和少量仍未反应的AgCl].取出铝片,过滤并洗涤沉淀.
步骤3:…
(1)步骤1中检验所加NaCl溶液已经足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Cl溶液,若溶液不变浑浊,则NaCl已足量.
(2)步骤2加热时还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AgCl+3CO3 2-+3H2O=2Al(OH)3+6Ag+6Cl-+3CO2↑.
(3)已知AgNO3和Al(NO3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步骤2中所得灰白色沉淀制取硝酸银晶体的实验方案:向所得灰白色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干燥,得到硝酸银晶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冰水).
(4)已知:Ag++SCN-═AgSCN↓(白色).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硝酸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2.000g制备的需要样品,加水溶解,定容到100mL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滴入几滴铁铵矾[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mol•L-1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9.00mL.则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98.60%.

分析 (1)步骤1中向上清液中继续加NaCl溶液看是否有沉淀,可判断所加氯化钠是否足量;
(2)步骤2加热时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Ag、Al(OH)3,由电荷守恒可知应生成NaCl,根据元素守恒应有水参加反应,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书写;
(3)硝酸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比较大,而硝酸铝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硝酸银固体;
(4)①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玻璃离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用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硝酸银溶液,滴定终点时,SCN-与铁离子结合生成血红色溶液;
③计算消耗NH4SCN的物质的量,根据Ag++SCN-=AgSCN↓可求得硝酸银的质量,进而确定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步骤1中检验所加NaCl溶液已经足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Cl溶液,若溶液不变浑浊,则NaCl已足量,
故答案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Cl溶液,若溶液不变浑浊,则NaCl已足量;
(2)步骤2加热时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Ag、Al(OH)3,由电荷守恒可知应生成NaCl,根据元素守恒应有水参加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6AgCl+3CO3 2-+3H2O=2Al(OH)3+6Ag+6Cl-+3CO2↑,
故答案为:2Al+6AgCl+3CO3 2-+3H2O=2Al(OH)3+6Ag+6Cl-+3CO2↑;
(3)步骤2中所得灰白色沉淀主要含有Ag、Al(OH)3和少量仍未反应的AgCl,可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硝酸银固体,
故答案为: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干燥;
(4)①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玻璃离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用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硝酸银溶液,滴定终点时,SCN-与铁离子结合生成血红色溶液,所以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③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9.00mL,则NH4SCN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1×0.029L=2.9×10-3 mol,根据Ag++SCN-=AgSCN↓可知硝酸银的质量为2.9×10-3 mol×170g/mol×$\frac{100mL}{25mL}$=1.972g,所以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frac{1.972g}{2.000g}$×100=98.60%,
故答案为:98.60%.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含量测定、沉淀滴定原理应用等,综合性较强,基本属于拼合型题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下物质的制备用错实验装置的是(  )
A.
苯的溴代反应
B.
乙酸丁酯的制备
C.
苯的硝化反应
D.
乙炔的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已知H3PO3为二元酸,为中强酸,而H3AsO3的酸性与H3PO3差异很大,为极弱的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3PO3的结构为 
B.H3AsO3的结构为
C.H3AsO3与H3PO3一样,也为二元酸
D.H3AsO3为三元酸,且价层电子对构型为正四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O(NH22、NH4CNOB.白磷、红磷C.${\;}_{1}^{2}$H、${\;}_{1}^{3}$HD.CH3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BG;只有共价键的是AEF;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CDH;含有非极性键的是DE;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E.
(A)CO2  (B)NaBr (C)NaOH  (D)Na2O2  (E)H2O2  (F)H2S  (G)MgCl2  (H)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观察下面列出的几种物质的化学式或者结构式(填序号)
①CO(NH22        ②NH4CNO        ③CH3CH2CH3     ④CH3CH2CH2CH3⑦H2        ⑧D2       ⑨O2 ⑩O3⑪${\;}_{6}^{12}$C⑫${\;}_{6}^{13}$C
其中:(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②,⑤⑥;
(2)互为同系物的是③④⑤或③④⑥;
(3)互为同位素的是⑪⑫;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⑨⑩;
(5)是同种物质的是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常压和100℃条件下,把乙醇气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将其完全燃烧,需要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为(  )
A.2V LB.2.5VLC.3VL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