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对亚硫酸钠组成元素的价态进行分析后认为Na2SO3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变质,若已变质,则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SO3+O2=2Na2SO4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Ⅰ: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认为Na2SO3溶液没有变质.
方案Ⅱ: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Na2SO3溶液完全变质.
乙同学认为上述两种方案均不合理,乙同学作出判断的依据分别是方案Ⅰ:硫酸钠和稀硫酸不反应;
方案Ⅱ: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会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2)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Na2SO3溶液是否变质,量取60mL标签上注明为1.0mol•L-1的Na2SO溶液放入A装置中,通过测量生成的SO2质量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变质.
①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分液漏斗中应加入足量的b(填字母);
a.浓硝酸  b.65%硫酸
c.浓盐酸  d.20%硫酸
②若实验前后测得C装置增重3.2g,则Na2SO3变质的百分率是17%.
(3)丙同学认为若只是确定Na2SO3是否变质,乙的方案太复杂了,他认为只需要试管、胶头滴管、盐酸及氯化钡溶液就可以达到目的(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若同意,请写出主要操作、现象及结论):同意,取少量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过量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消失,证明样品变质.

分析 Na2SO3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变质,若已变质是亚硫酸钠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
(1)方案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样品中不存在硫酸钠;方案Ⅱ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会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2)①根据浓盐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性质判断应选取的物质;
②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硫,所以C装置增重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硫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硫的质量计算亚硫酸钠固体中含有的亚硫酸钠,从而计算出其浓度;
(3)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过量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消失,证明样品变质.

解答 解:Na2SO3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变质,若已变质是亚硫酸钠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故答案为:2Na2SO3+O2=2Na2SO4
(1)方案Ⅰ: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认为Na2SO3溶液没有变质是错误的,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的硫酸钠不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不能确定是否被氧化,
故答案为:硫酸钠和稀硫酸不反应;
方案Ⅱ: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Na2SO3溶液完全变质是错误的,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会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样品是否变质,
故答案为:亚硫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会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2)①装置D干燥管中的碱石灰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二氧化硫的结果,
a、浓硝酸有挥发性,且浓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而得不到二氧化硫气体,故a错误;
b、稀硫酸的氧化性是氢元素表现,反应速率较慢,浓硫酸主要以分子存在,而亚硫酸钠和硫酸的反应是在溶液中以离子进行反应,所以用65%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故b正确;
c、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故c错误;
d、20%硫酸是稀硫酸,稀硫酸的氧化性是氢元素表现,反应速率较慢,故d错误;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影响测定结果;b;
(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硫,所以C装置增重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硫的质量,
设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H2SO4+Na2SO3=H2O+Na2SO4+SO2
      1mol            64g
  0.06Cmol            3.2g
C=0.83mol•L-1
则Na2SO3变质的百分率=$\frac{0.06L×1.0mol/L-0.06L×0.83mol/L}{0.06L×1.0mol/L}$×100%=17%
故答案为:17%;
(3)丙同学认为若只是确定Na2SO3是否变质,他认为只需要试管、胶头滴管、盐酸及氯化钡溶液就可以达到目的,取少量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过量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消失,证明样品变质,
故答案为:同意,取少量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过量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消失,证明样品变质.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亚硫酸钠变质的探究实验,注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时选取的酸不能是浓盐酸、浓硝酸和98%的浓硫酸,实验设计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图1: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CO2$\stackrel{Ⅰ}{→}$HCOOH$\stackrel{Ⅱ}{→}$CH4.由图可知,镍粉是反应Ⅰ、Ⅱ的催化剂,当镍粉用量从1mmol增加到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CO,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反应放出的能量如图1所示

(1)在通常状况下,石墨更稳定(填“金刚石”或“石墨”),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
(2)CO、O2和熔融Na2C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图2.石墨Ⅰ上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2-=2CO2
(3)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为: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表示:在1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mol.
①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②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体积不变,再充入3molCO2和4molH2,H2O(g)的体积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酚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苯酚为原料可实现阿司匹林等物质的合成.

已知:

(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6O3,其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羟基.
(2)G的结构简式为;⑤的反应条件是NaOH的醇溶液、加热;⑧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3)阿司匹林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分子中苯环上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研究人员高效地实现了吲哚化合物与醇类、酚类、CO和O2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发生插羰氢酯基化反应,结合反应①,试写出由2-甲基吲哚 ()合成2-甲基-3-甲酸甲酯吲哚的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818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816O2818O2的同分异构体B.818O2是O3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C.816O2818O2互为同位素D.1mol 818O2分子中含有20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3-乙基-5-甲基庚烷
B.等质量的某烷烃a和某烯烃b,两者完全烧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有可能a>b
C.该有机物属于单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 1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此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MgOB.NaClC.SiO2D.K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相对分子质量为142的脂环化合物M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M中含有一个六元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有机产物.M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则M分子环上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H2SB.CCl4C.C60D.P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