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需要490mL 0.10mol•L-1的NaOH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2.0 gNaOH固体.
(2)下列操作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CE.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将烧杯中溶解后的溶液立刻注入容量瓶,然后再添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摇匀定容后,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
E.定容时超出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溶液吸出到刻度线.

分析 (1)配制490mL 0.10mol•L-1的Na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然后根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2)根据c=$\frac{n}{V}$并结合具体操作分析对溶质物质的量或溶液体积的影响,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1)配制490mL 0.10mol•L-1的Na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m=0.10mol•L-1×0.5L×40g/mol=2.0g;
故答案:2.0;
(2)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A错误;
B、将烧杯中溶解后的溶液立刻注入容量瓶,然后再添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摇匀定容后,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配制溶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D错误;
E、定容时超出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溶液吸出到刻度线,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E正确;
故选CE.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入铁片产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42-、NO3-
B.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42-
D.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装置E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探究二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4)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①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A(选填序号,下同);若溶液未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B.
A.一定有Fe3O4  B.一定有Fe    C.只有Fe3O4   D.只有Fe
②另一份用胶头滴管滴加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Fe2+(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试剂中,不能使Fe3+转化为Fe2+的是A C D
A.氯气 B.Fe C.H2O2  D.稀硝酸 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
A.将40g NaOH溶解于1L水中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从100mL 10mol•L-1的浓盐酸中取出10mL
D.20g 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常温下,向50mL溶有0.1molCl2的氯水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得到溶液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图象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点pH=4,且c(Cl-)=m c(ClO-),则Ka(HClO)=$\frac{1{0}^{-4}}{m+1}$
B.若x=100,b点对应溶液中:c(OH-)>c(H+),可用pH试纸测定其pH
C.若y=200,c点对应溶液中:c(OH-)-c(H+)=2c(Cl-)+c(HClO)
D.b~c段,随NaOH溶液的滴入,$\frac{c(HClO)}{c(Cl{O}^{-})}$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向20ml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时,所得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2)A点表示的意义是Al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最大沉淀量.
(3)所用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
(4)当所得沉淀量为0.6g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是11.5ml或16.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面表格中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搅拌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吸水性
 B 将盐酸缓缓滴入Na2CO3溶液中 无气泡产生 二者不反应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红色石蕊纸检验 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含有NH4+
 D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氯化铵饱和溶液  产生沉淀沉淀为FeCl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①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加热时,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2)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  关系如右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0.043mol•L-1
Ka1Ka2
H2SO31.3×10-26.3×10-4
H2CO34.2×10-75.6×10-11
②某溶液含0.020mol•L-1Mn2+、0.10mol•L-1H2S,当溶液pH=5时,Mn2+开始沉淀.1已知:Ksp(MnS)=2.8×10-13]
(3)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足量NaHSO3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3-+CO32-=2SO3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XY
Z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
(2)X可形成双原子分子,其分子的电子式是;Y和氢元素形成的10电子微粒中常见+1价阳离子为H3O+(填化学式,下同);Z和氢元素形成的18电子微粒中常见的-1价阴离子的水解方程式HS-+H2O?H2S+OH-
(3)工业上将干燥的W单质通入熔融的Z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Z2W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写出Z2W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2Cl2+2H2O═3S↓+SO2↑+4HCl.
(4)将0.20molZY2和0.10molO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经半分钟达到平衡,测得溶液中含YZ30.18mol,则v(O2)=0.036mol/(L•min);若温度不变,继续通入0.20molYZ2和0.10molO2,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0.36mol<n(YZ3)<0.40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