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_{500℃、30MPa}^{催化剂}$  2NH3(g)△H=-38.6 kJ•mol-1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NH3•H2O═Mg(OH)2↓+2NH4+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3H2O═2Al(OH)3

分析 A.燃烧热中水为液态;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的能量变化,合成氨反应中焓变为负;
C.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铵;
D.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解答 解: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故A错误;
B.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则1molN2和3mol H2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热大于19.3 kJ×2=38.6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_{500℃、30MPa}^{催化剂}$  2NH3(g)△H<-38.6 kJ•mol-1,故B错误;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Mg2++2NH3•H2O═Mg(OH)2↓+2NH4+,故C正确;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燃烧热、可逆反应及离子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剂
C.炭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钠、钾等金属
D.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氨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1)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合成尿素.
①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H=+72.49kJ•mol-1
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86.98 kJ•mol-1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l2+4NH3=CO(NH22+2NH4Cl.
(2)氨气易液化,便于储运,可利用NH3作储氢材料.
已知:2NH3(g)?N2(g)+3H2(g)△H=+92.4kJ•mol-1
①氨气自发分解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填“低温”或“高温”).
②其他条件相同,该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氨气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在600℃时催化效果最好的是Ru(填催化剂的化学式).c点氨气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c点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氨气的转化率较高.
(3)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物质(用NH3表示)和氯化物,把垃圾渗滤液加入到如图2所示的电解池(电极为惰性材料)进行电解除去NH3,净化污水.该净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电解产生氧化剂,第二步氧化剂氧化氨氮物质生成N2
①写出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 .
②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l2+2NH3=N2+6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室温时,若pH=5的硫酸稀释10倍,则[H+]:[SO42-]=2:1.若将稀释后的溶液再稀释100倍,则[H+]:[SO42-]=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Cl、Na2CO3、Na2SO4和KI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有人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蒸馏水配成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溶液变成棕黄色;取一部分溶液倒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往另一部分溶液中加淀粉溶液,溶液立即变蓝.
②再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往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沉淀,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③再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滴加少许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1)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KI、Na2CO3,一定不含Na2SO4,可能含有NaCl.
(2)写出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Ag++Cl-=AgCl↓、2Ag++CO32-=Ag2CO3↓、Ag2CO3+2H+=2Ag++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
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③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④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⑤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⑥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⑦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⑧静置、分层.
A.②③④①⑧⑦⑤⑥B.②③④①⑧⑦⑥⑤C.②①③④⑧⑦⑥⑤D.②③④⑧①⑦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研究碳和硫的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合理控制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并能进行资源化利用,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

I.(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6FeO(s)+CO2(g)═2Fe3O4(s)+C(s)△H=-76.0kJ•mol-1
①上述反应的还原产物为,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②已知:C(s)+2H2O(g)═CO2(g)+2H2(g)△H=+113.4kJ•mol-1,则反应:
3FeO(s)+H2O(g)═Fe3O4(s)+H2(g)的△H=+18.7kJ/mol.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向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时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 0.2mol•L-1,H2 0.8mol•L-1,CH4 0.8mol•L-1,H2O 1.6mol•L-1.则30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5.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8,则该反应的△H<(填“>”或“<”)0.
Ⅱ.SO2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SO2的尾气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时2C(s)+2SO2(g)?S2(g)+2CO2(g).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1:
①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0.03mol/(L•min);
②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减少CO2的浓度;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SO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生成速率相同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S2的浓度不变                          d.SO2与S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亚硫酸钠吸收法
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SO2+H2O=2HSO3-
②常温下,当吸收至NaHSO3时,吸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bc(填序号).
a.c(Na+)+c(H+)>c(SO32-)+c(HSO3-)+c(OH-
b.c(Na+)=c(SO32-)+c(HSO3-)+c(H2SO3
c.c(Na+)>c(HSO3-)>c(H+)>c(SO32-
d.水电离出c(H+)=1×10-8mol/L
(3)电化学处理法
①如图2所示,Pt(Ⅰ)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 H+
②当电路中转移0.02mol e-时(较浓H2SO4尚未排出),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增加0.03mol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含2.408×1024个Na+的Na2SO4的物质的量是(  )
A.0.1molB.0.5 molC.1 molD.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