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2为$\frac{1}{49}$;反应$\frac{1}{2}$H2(g)+$\frac{1}{2}$I2(g)═HI(g)的平衡常数K3为7.

分析 H2(g)+I2(g)?2HI(g)与2HI(g)═H2(g)+I2(g)为相反的两个过程,则K互为倒数关系,即K1×K2=1;
H2(g)+I2(g)?2HI(g)与$\frac{1}{2}$H2(g)+$\frac{1}{2}$I2(g)═HI(g)的化学计量数不同,结合K=$\frac{生成物浓度幂之积}{反应物浓度幂之积}$计算.

解答 解:H2(g)+I2(g)?2HI(g)与2HI(g)═H2(g)+I2(g)为相反的两个过程,则K互为倒数关系,即K1×K2=1,K1为49,则K2=$\frac{1}{49}$;
K1=$\frac{{c}^{2}(HI)}{c({H}_{2})×c({I}_{2})}$=49,反应$\frac{1}{2}$H2(g)+$\frac{1}{2}$I2(g)═HI(g)的平衡常数K3=$\frac{c(HI)}{{c}^{\frac{1}{2}}({H}_{2})×{c}^{\frac{1}{2}}({I}_{2})}$=$\sqrt{{K}_{1}}$=$\sqrt{49}$=7,
故答案为:$\frac{1}{49}$;7.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反应与K的关系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图中a、b、c均为止水夹)

(1)在进行气体制备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将A装置末端导管密封后,在A装置的分液斗内装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开关,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或打开分液漏斗开关水不能持续滴下或分液漏斗中液面长期保持不变,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H2时应选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夹紧止水夹后反应会慢慢停止下来,请描述原因试管中气压增大,将溶液压回长颈漏斗中,使固液分离而停止.
(3)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证明Cl2氧化性强于Br2
①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C→E(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
②从以下试剂中选用该实验所需的试剂为b、c、e(填试剂的序号字母);
a.浓硫酸    b.浓盐酸      c.二氧化锰      d.氯化钠      e.溴化钠溶液
③实验过程中能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的实验现象是C中溶液的颜色变为(橙)黄色;
(4)另一同学将B、D、E装置连接后,在B装置中加入铜片和浓硝酸制取NO2,然后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
①B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的具支试管乙中收集满NO2气体,若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应关闭止水夹a、b,打开止水夹c(填“对a、b、c三个止水夹进行的操作”),然后再适当加热乙,实验现象为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中,试管中气体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铍元素是第二周期第ⅡA族元素,化学性质与铝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单质铍能与水反应放出H2
B.Be(OH)2易溶于水
C.Be(OH)2溶于盐酸,也可能溶于NaOH溶液
D.BeCl2中各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创新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示实验装置来制取溴苯并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已知:溴苯的熔点为?30.8℃,沸点156℃.
(1)三颈烧瓶中发生的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
(2)仪器A的名称(直形)冷凝管;本实验使用仪器A的原因冷凝回流,冷却反应体系物质,防止因反应放热挥发过快.
(3)锥形瓶中小试管内CCl4作用吸收挥发的溴;如不加该部分装置将导致什么结果Br2挥发,Br2与H2O反应也能生成HBr,无法说明取代反应发生.
(4)分液漏斗内的NaOH溶液作用:除去溶解在溴苯中的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与形成配合物无关的是(  )
A.向FeCl3中滴入KSCN,出现红色
B.向Cu与Cl2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少量H2O,呈绿色,再加水,呈蓝色
C.Cu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Cu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D.向AlCl3中逐滴滴加NaOH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Cl-的结构示意图:B.CCl4的电子式:
C.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某白色粉末A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溶解在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溶液B,恰好沉淀完全,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蓝色溶液;
(3)向(2)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适量C溶液,恰好沉淀完全,过滤,得到蓝色沉淀和纯净的硝酸钾溶液.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ACuSO4        BBa(NO32     C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臭氧、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乙醇溶液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且原理相同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有7瓶有机物A、B、C、D、E、F、G,它们可能是苯、甲苯、己烯、苯酚、乙醇、乙醛、乙酸,为确定每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7种少量有机物,分别加水,振荡后与水分层的是A、D、G;
②取少量A、D、G分别加入溴水,振荡后,只有D不仅能使溴水褪色,而且油层也无色;
③取少量A、G,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G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取A少量,加入浓H2SO4和浓HNO3,加热后倒入水中,有苦杏仁味黄色油状液体生成;
⑤取少量B、C、E、F,分别加入银氨溶液,经水浴加热后,只有B出现银镜;
⑥取少量C、E、F,若分别加入金属钠,均有H2放出;若分别加入Na2CO3溶液,只有F有气体放出;
⑦取少量C、E,滴入FeCl3溶液,E溶液呈紫色;
⑧取少量C、F,混合后加入浓H2SO4,加热后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1)试推断A-G各是什么物质(除已烯写分子式外其它的写名称)?
A苯,B乙醛,C乙醇,DC6H12,E苯酚,F乙酸,G甲苯.
(2)写出B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2Ag(NH32OH$→_{△}^{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
(3)写出实验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