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pH=1的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Ba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Fe3+、F-、Cl-B.Mg2+、SO42-、Br-C.Mg2+、Cl-、Fe2+D.Na+、NH4+、Cu2+

分析 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氟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氟化氢;
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溴离子;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三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钡离子、硝酸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Cl-与氢离子反应生成HF,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Br-,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a+、NH4+、Cu2+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Ba2+、NO3-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那么,
(1)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min),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5mol/(L.min).
(2)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 10 m 量筒量取 5.2 mL盐酸
B.用 100 mL量筒量取 5.2 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02g NaCl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官能团所决定,如1-丁醇在银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正丁醛.相应醇和醛的有关物理性质如表: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1-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在化学工业上常用重铬酸钠的酸性溶液替代银和氧气,其模拟装置如图:
(B中为足量的重铬酸钠的酸性溶液,A中装有适量的1-丁醇和少量沸石,反应温度为93℃左右,E中为馏出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滴液漏斗,其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漏.
(2)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冷水应从b处进入(填a或b).
(3)实验操作过程中,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则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冷却后补加.
(4)将正丁醛粗产品提纯,要先进行操作Ⅰ,再进行操作Ⅱ,则操作Ⅰ是分液(填操作名称).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3℃左右,其原因是既可保证正丁醛要及时蒸出,又可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6)上述装置图中,对应温度计C1、C2的放置判断正确的是c.
a.C1、C2均错误    b.C1错误C2正确    c.C1、C2均正确    d.C1正确C2错误
(7)正丁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HO+NaOH+2Cu(OH)2$\stackrel{△}{→}$CH3CH2CH2COONa+Cu2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A、B、C是单质且C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X、Y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下列A、B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是镁,B是碳B.A是碳,B是氢气C.A是铝,B是铁D.A是钠,B是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Cl- 不可能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32-
C.K+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过氧化钠(Na2O2)是中学常见物质,常见的过氧化物还包括过氧化钙(CaO2).已知: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将SO2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也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
实验一: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1)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3,证明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Na2SO4,证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证明SO2部分被氧化.
实验探究:
实验二: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2)试剂A可以选用浓硫酸,试剂B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SO2
(3)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钠质量增加了m1 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 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SO2未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关系式.未被氧化:V=$\frac{7{m}_{1}}{30}$L,完全被氧化:V=0.
(4)若SO2完全被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Na2O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BC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试管底层有油状物质生成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右上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氢氧化钠溶液; B中的试剂为品红,其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密度为1.16g•cm-3)配制1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250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21.6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C.
A.5mL        B.10mL  C.25mL     D.50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液面与瓶颈的刻度标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③①④②.
(4)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