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15.0019.0019.8019.9820.0020.0221.0023.0025.00
E/mV-225-200-150-10050.0175275300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1)实验(一) 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坩埚,仪器B500mL容量瓶.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0.635%.(已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呈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 中操作Z的名称是过滤.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碘单质易升华,会导致碘损失.

分析 (1)在仪器A中灼烧海带,该仪器为坩埚;配制溶液体积为500mL,应该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滴定曲线;
②根据图象判断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根据硝酸银与碘离子的反应计算出100mL溶液中含有碘离子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500mL溶液中含有的碘离子,最后计算出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
(3)①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需要分别检查瓶塞、旋塞是否漏水;
②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且四氯化碳溶液密度大于水溶液,检查判断萃取现象;
③A.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中,需要浓氢氧化钠溶液;
B.碘单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碘化钠、碘酸钠;
C.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将碘单质转化成碘酸钠、碘化钠,便于后续分离出碘单质;
D.乙醇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仍然无法分离出碘单质.
④碘单质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出碘单质;
(4)从碘单质易升华角度分析.

解答 解:(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用于灼烧海带的仪器为坩埚;通过仪器B配制500mL含有碘离子的浸取液,需要使用500mL的容量瓶,
故答案为:坩埚;500mL容量瓶;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绘制出电动势(E)与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的关系图为:
故答案为:
②根据滴定曲线可知,当加入20mL硝酸银溶液时,电动势出现了突变,说明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0.00mL硝酸银溶液;
20.00mL硝酸银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L×0.02L=0.0002mol,则500mL原浸出液完全反应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0.0002mol×$\frac{500ml}{100ml}$=0.001mol,说明20.00g该海带中含有0.001mol碘离子,所以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frac{127g/mol×0.001mol}{20.00g}$×100%=0.635%,
故答案为:20.00mL;0.635;
(3)①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的操作方法为: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②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溶液,所以步骤X向含有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后,混合液会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则下层呈紫红色,
故答案为: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A.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中,需要浓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故A正确;
B.根据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可知,步骤Y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故B正确;
C.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将碘单质转化成碘酸钠、碘化钠,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不是除去有机杂质,故C错误;
D.乙醇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将氢氧化钠换成乙醇,仍然无法分离出碘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④步骤Z将碘单质和水分离,由于碘单质不溶于水,可通过过滤操作完成,故答案为:过滤;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操作,由于碘单质容易升华,会导致碘单质损失,所以甲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为:碘单质易升华,会导致碘损失.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明确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0.4mol某气体的体积为9.8L,则该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4.5mol/L,气体所处的条件不是(填“是”或“不是”)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电解法生产MnO2的方法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MnO2在阳极产生,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MnO2的理论产量为87 g.
(2)工业二氧化硫尾气用Na2SO3吸收后转化为NaHSO3溶液,再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3 溶液,可在生产硫酸的同时再生成 Na2SO3. 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是2NaHSO3+H2O$\frac{\underline{\;通电\;}}{\;}$H2SO4+Na2SO3+H2↑.
②阳极区可能放出SO2,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反应物中,第IVA族元素的氧化物作为氧化剂的是(  )
A.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B.CO+H2O$\stackrel{高温}{?}$CO2+H2
C.CO2+2NaOH═Na2CO3+H2OD.CO+2H2$\stackrel{一定条件}{→}$CH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海洋资源丰富,含有80多种元素.
Ⅰ.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碘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在实验室中,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和实验装置如下:

(1)指出上述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
步骤③:过滤,步骤⑤:萃取.
(2)写出步骤④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H++2I-═I2+2H2O.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C.(填编号)
A.酒精          B.醋酸          C.四氯化碳
Ⅱ.工业上通常使用空气吹出法提取溴,所涉及到的三个步骤的离子方程式,第一步:Cl2+2Br-=2Cl-+Br2;第二步:Br2+SO2+2H2O=4H++SO42-+2Br-; 第三步Cl2+2Br-=2Cl-+Br2
Ⅲ.(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却是较晚被冶炼出来的,在工业中冶炼铝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3$\frac{\underline{\;通电\;}}{\;}$4Al+3O2↑.
(2)铝热还原法是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的一种重要方法,焊接钢轨即用到此法.将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入纸漏斗中(漏斗已事先处理好),并架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置一个盛有沙子的蒸发皿.请写出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在铝热剂的上面加少量KClO3,中间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3)为确定某铝热剂(氧化铁粉末和铝粉)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若取10.7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体积为3.36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样品中铝的质量是2.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2-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符号:AN,BS,CF.
(2)B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VIA族.
(3)C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
(4)BC6作制冷剂替代氟利昂,对臭氧层完全没有破坏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制冷剂.已知BC6在温度高于45度时为气态.BC6属于共价(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不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3H7ClB.C3H6C.CH2Cl2D.C4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其结构简式为,与该羟基酸含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B、D、E、Z、G、M七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B原子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DE2为红棕色气体,Z的单质易与水反应且只作氧化剂,G是前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D、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2)基态G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4s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ⅠB 族.
(3)元素D和Z组成分子NZ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该分子为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其中D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气体DA3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乙常温下,若甲、乙两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frac{c({H}^{+})_{甲}}{c({H}^{+})_{乙}}$=10-4;乙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3-)>c(NH4+)>c(H+)>c(OH-).
(5)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
①X与Y所形成化合物中X的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Y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
②E的氢化物(H2E)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水分子与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而不与H2S分子形成氢键;
③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 键的数目为1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