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其中收集方法及所加试剂、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H3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H3的水溶液呈碱性
  B   C12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C   X   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X一定是CO2
  D   NO2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NO2有氧化性
分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均为酸,且HClO具有漂白性;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可氧化KI生成碘单质.
解答:解: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收集气体的装置不合理,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均为酸,且HClO具有漂白性,结论应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物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结论应为X可能为CO2,故C错误;
D.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可氧化KI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所以收集方法及所加试剂、现象、结论均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气体的收集、性质及实验现象分析,侧重物质性质及实验装置中作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选项A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肇庆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1)若通入SO2气体,请填写表中空格:
B中棉花的位置
棉花浸取试剂 石蕊试液 品红溶液 淀粉和碘水混合液 氢硫酸
现象
变红
变红
褪色
褪色
褪色 浅黄色
体现SO2的性质 水溶液显酸性 漂白性
还原性
还原性
氧化性
(2)写出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2+SO2+2H2O=SO42-+4H++2I-
I2+SO2+2H2O=SO42-+4H++2I-

II.若通入HCl气体,装置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包有用水润湿某固体物质、②浸有KI溶液、③浸有石蕊溶液、④浸有浓NaOH溶液.请回答:
(1)观察到②处棕黄色物质产生,则: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下列的
b
b
(填下面物质的序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a.MnO2    b.KMnO4    c.KCl    d.Cu
(2)在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
先变红后褪色
先变红后褪色

(3)反应较长时间后,②处棕黄色褪去,生成无色的I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Cl2+I2+6H2O=2IO3-+10Cl-+12H+
5Cl2+I2+6H2O=2IO3-+10Cl-+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 能不能使品红褪色,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   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 通过品红水溶液后,引起品红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
 
,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大”或“小”填写“________”内容
c(SO32- c(HSO3- c(H2SO3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较上面
 
较上面
 
较上面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 min后发现装有AgNO3溶液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 min后发现装有AgNO3溶液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