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以下是对化学反应变化过程及结果的研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 (g)+2H2O(g)D△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C2H5OH(g)=CH3OCH3(g))D△H3=+50.7kJ•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 (g)+H2O(g)=C2H5OH(g)的△H=-45.5kJ/mol.
(2)在25℃下,将pH=a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b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若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a+b>14(填>、“<”或“=”);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frac{1{0}^{-2b}}{1{0}^{a-14}-1{0}^{-b}}$(用含a、b的式子精确表示)
(3)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100ml 3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CO23OH-+2CO2═CO32-+HCO3-+H2O;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4)废氨水可以转化成氨,氨再设计成碱性燃料电池.图是该燃料电池示意图,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a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T℃下,某研究员测定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5×10-8(水解平衡也是一种化学平衡,其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2.7×10-13,请判断T>25℃(填“>”“<”“=”)

分析 (1)利用盖斯定律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并求焓变;
(2)pH=a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c(OH-)=10a-14mol/L,醋酸部分电离,则pH=b的醋酸溶液中c(醋酸)>10-bmol/L,酸碱恰好中和,则酸的物质的量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分析;醋酸的电离常数K=$\frac{c(C{H}_{3}CO{O}^{-})•c({H}^{+})}{c(C{H}_{3}COOH)}$,c(醋酸)=c(NaOH),氢离子浓度已知,则可以计算出K;
(3)先分析溶液中的成分,再根据盐类的水解和电荷守恒来分析,注意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
(4)氨气作燃料应充入负极区,碱性燃料电池氢氧根离子常参与电极反应,氨气中的N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由于X无污染可以确定X为氮气,根据Kw=Kh×Kb代入计算即可,Kw与温度成正比,以此判断T与25℃的大小.

解答 解:(1)已知:甲醇脱水反应  ①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 ②2CH3OH(g)═C2H4(g)+2H2O(g)△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 ③C2H5OH(g)═CH3OCH3(g)△H3=+50.7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得:C2H4(g)+H2O(g)═C2H5OH(g)△H=(-23.9+29.1-50.7)kJ/mol=-45.5kJ/mol,故答案为:-45.5kJ/mol;
(2)pH=a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NaOH)=c(OH-)=10a-14mol/L,醋酸部分电离,则pH=b的醋酸溶液中c(醋酸)>10-bmol/L,酸碱恰好中和,则酸的物质的量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则c(NaOH)=c(OH-)=10a-14mol/L=c(醋酸)>10-bmol/L,所以10a-14>10-b,则a+b>14;c(醋酸)=c(NaOH)=10a-14mol/L,c(H+)=c(CH3COO-)=10-bmol/L,则醋酸的电离常数K=$\frac{c(C{H}_{3}CO{O}^{-})•c({H}^{+})}{c(C{H}_{3}COOH)}$=$\frac{1{0}^{-b}•1{0}^{-b}}{1{0}^{a-14}-1{0}^{-b}}$=$\frac{1{0}^{-2b}}{1{0}^{a-14}-1{0}^{-b}}$,故答案为:>;$\frac{1{0}^{-2b}}{1{0}^{a-14}-1{0}^{-b}}$;
(3)100mL 3mol•L-1的NaOH的物质的量=3mol/L×0.1L=0.3mol,标准状况下4.48LCO2的物质的量=$\frac{4.48L}{22.4L/mol}$=0.2mol,这样OH-:2CO2=3:2;离子方程式为:3OH-+2CO2═CO32-+HCO3-+H2O;反应后的溶液就是0.1mol的NaHCO3和0.1mol的Na2CO3,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即:C(OH-)>C(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碳酸根离子水解,一个是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所以C(HCO3-)>C(CO32-)>C(OH-),故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故答案为:3OH-+2CO2═CO32-+HCO3-+H2O;C(Na+)>C(HCO3-)>C(CO32-)>C(OH-)>C(H+);
(4)在燃料电池中,可燃物充入负极区,所以NH3充入的a极作负极,产生的X气体为氧化产物,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说明X对大气无污染,因此X为氮气,由该燃料电池示意图可知负极反应产物有水,由于是碱性电池,氢氧根离子也参与负极电极反应,综上所述可写出负极反应式:2NH3+6OH--6e-=N2+6H2O;根据公式Kw=Kh×Kb,T℃下Kw=1.5×10-8×1.8×10-5=2.7×10-13;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w越大,由于2.7×10-13>1.0×10-14,所以T>25℃,
故答案为:2NH3+6OH--6e-=N2+6H2O;2.7×10-1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酸碱混合溶液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计算以下数值(均为25℃时)
(1)某浓度的NH3•H2O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该溶液的 pH=13
(2)PH=11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9
(3)将pH=3的H2SO4 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10,则H2SO4 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9:1
(4)向0.02mol/L的Mg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若要生成Mg(OH)2沉淀,溶液的pH最低为4×10-5(已知Ksp[Mg(OH)2]=3.2×10-11,lg2.5=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Mg、Cu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到适量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8.9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4mol•L-1的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是(  )
A.43.2 gB.46.8 gC.53.6 gD.63.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m、n、x、y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则:
(1)元素n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2)m与y所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 键,属非极性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x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由n、y的氢化物相互作用所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Fe3O4+8H+═2Fe3++Fe2++4H2O

探究一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1)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2)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uO+H2$\frac{\underline{\;高温\;}}{\;}$Cu+H2O.
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且玻璃管上有水珠生成.
探究二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盐酸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3)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①(选填序号,下同);若溶液未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②.
①一定有Fe3O4,可能有单质铁  ②一定有Fe
③只有Fe3O4  ④只有Fe
(4)另一份加入酸性KMnO4溶液,加入的溶液褪色,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Fe2+
探究三 设计如下流程测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5)写出加入过量氯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6)试剂b的化学式是NaOH.
(7)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bd
a.Fe2O3b.NaCl        c.Cu2S         d.Al2O3
(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u2S,当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氢气;
(3)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a(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b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是还原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作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材料除单晶硅,还有铜铟镓硒等化合物.
(1)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l 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
(2)硒为第4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Br>As>Se(用元素符号表示).
(3)气态SeO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4)硅烧(SiaHa+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
(5)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
(H3BO3)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B(OH)4]-而体现一元弱酸的性质,则[B(OH)4]-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sp3
(6)金属Cu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2O2+4NH3•H2O=Cu(NH342++2OH-+4H2O
(7)-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Au原子位于顶点,Cu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1:3,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pm,则合金的密度为$\frac{\frac{197+64×3}{{N}_{A}}}{(a×1{0}^{-10})^{3}}$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乙炔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胶,如图所示是有关合成路线图.

已知反应:nCH2═CH-CH═CH2$\stackrel{催化剂}{→}$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CH2=CHCl,CCH≡C-CH═CH2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盐酸,漂白粉,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
④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⑤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