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mol·L-1
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②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答案:(1)2;12;8;5 ;2;1;8。
(2)碱;KMnO4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乳胶管
(3)×120%;
×120%。
(4)①不一定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注: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若考生回答“准确”或“不准确”且理由合理,可酌性给分。例如:考生回答
方案一准确,因为铁片中不存在能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也不存在铁的氧化物
方案一不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
方案二准确,铁片溶于稀硫酸后,除Fe2+外,其他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均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也不存在氧化铁
方案二不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千百万的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
【解析】(1)Mn:+7→+2,改变数为5,Fe:+2→+3,改变数为2,根据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所以在Fe2(SO4)3前配5,MnSO4强配2,然后在根据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2FeS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2)不能选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以被酸性的kmno4氧化而被腐蚀。
(3)由电子守恒得:方法一:×2=
×2,m(Fe)=1.45g,Fe的质量分数为:
×120%。方法二:
×1=0.02000mol·L-1×0.025L×5,m(Fe)=0.140g,
×120%=
×120%。
(4)①不一定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②不一定准确。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
【考点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相关的分析推断相综合的趋势,以及信息迁移、探讨新问题情景的研究题。因此解题时,应注重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化学知识,按内在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按此规律进行推理和想象。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⑴已知4NH3(g)+5O2(g)=4NO(g) +6H2O(l),△H=x kJ/mol。蒸发1mol 液态水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4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NH3(g) | O2(g) | NO(g) | H2O(g) | |
1mol分子断裂化学键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a | b | z | d |
则表中z(用x、a、b、d表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已知a g 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molCO2和液态水,放出b k J的热量,则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以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⑷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的氧化氢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1SO3H称为氯磺酸,是一种强酸。对于反应:
ClSO3H+HCOOH=CO+HCl+H2SO4有如下判断,其中较合理的是 ( )
A.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后溶液的pH值变小 D.反应后溶液的pH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O2是氧化产物
C.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有2mol FeSO4参加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mol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其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失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已知: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MnO2 +4HCl(浓)=MnCl2+Cl2↑+H2O
②氯气和碱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②该兴趣小组用8.7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可以收集到氯气(标准状况) ,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______________g。
(2)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讨论后认为,及温度升高导致反应发生变化是可能原因。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右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①图中曲线II表示______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写出计算过程)
(3)为了提高Ca(ClO)2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请你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可逆反应:2SO2 (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