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HClO4

分析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6,则原子总数为8,Y为O元素;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则M为S元素;结合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可判N为Cl元素,Z为Na元素,X为氢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6,则原子总数为8,Y为O元素;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则M为S元素;结合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可判N为Cl元素,Z为Na元素,X为氢元素,则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故答案为:HClO4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物质性质关系应用,难度不大,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
(1)工业上利用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共熔制备普通玻璃,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
(2)存放NaOH等碱性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塞磨砂玻璃塞的原因是SiO2+2NaOH=
Na2Si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硅再计算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硅.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制得粗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代表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b、c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2,元素b的最简单氢化物与元素a的氢化物可化合成离子化合物M;d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的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元素符号依次为F、N、C.d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为
(2)K+、SO${\;}_{4}^{2-}$、OH-三种常见离子,在化合物M的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OH-(填离子符号).
(3)元素e为a的同主族短周期元素,e的单质可与水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4)c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825年首先发现的,分子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该氢化物的分子中有12个原子共平面,写出该氢化物与e的单质在氯化铁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stackrel{FeCl_{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FeO42-+6e-+5H2O═Fe2O3+10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最近科学家成功以CO2为原料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4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延伸结构,则该晶体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与周围氧原子成键;晶体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  )
A.碳的燃烧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法
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03,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和CCl4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法
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明矾石经处理后得到明矾[KAl(SO42•12H2O].从明矾制备Al、K2SO4和H2SO4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

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转移15mol电子,生成Al2O32.5mol;
(2)A1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IN,其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4;

(3)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3NiO(OH)+NaOH+H2O=NaAlO2+3Ni(OH)2
(4)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kPa时:
2SO2(g)+O2(g)?2SO3(g)△H1=一197kJ/mol;
2H2O (g)=2H2O(1)△H2=一44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H3=一545kJ/mol.
则25℃、101kPa时SO3气体与H2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O3(g)+H2O(l)=H2SO4(l)△H=-130KJ/mol
焙烧568.8吨明矾(M=474g/mol ),若SO2 的利用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259.2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