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SO2(或H2SO3).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盐酸.
步骤4:
步骤5:
(3)酸雨部分组成测定:(提示:SO2+I2+2H2O=SO42-+2I-+4H+
①滴定:准确量取25.00mL该酸雨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将0.0200mol/L碘水装入50mL的酸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操作.三次操作到达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碘水V mL.
②计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02V}{25}$mol/L(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分析 (1)硫酸型酸雨由SO2形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或H2SO3
(2)酸雨中可能含有硫酸、亚硫酸、盐酸,根据对应的性质和提供的药品可设计验证方案,其中硫酸可用氯化钡检验,盐酸可用硝酸银检验,亚硫酸可用品红检验;
(3)碘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管,选择酸式滴定管,滴加碘水,碘和亚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1)硫酸型酸雨由SO2形成,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被氧化生成H2SO4,溶液中可能含有SO2或H2SO3
故答案为:SO2(或H2SO3);
(2)酸雨中可能含有硫酸、亚硫酸、盐酸,根据对应的性质和提供的药品可设计验证方案,其中硫酸可用氯化钡检验,盐酸可用硝酸银检验,亚硫酸可用品红检验,可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盐酸,若滤渣不完全溶解,则酸雨中含有硫酸;
步骤4:取适量步骤2得到的滤液,先加入过量的硝酸,然后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酸雨中含有盐酸;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少量品红溶液,振荡,若品红溶液褪色,则酸雨含有亚硫酸(或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

实  验  步  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3:若滤渣不完全溶解,则酸雨中含有硫酸
步骤4:取适量步骤2得到的滤液,先加入过量的硝酸,然后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酸雨中含有盐酸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少量品红溶液,振荡若品红溶液褪色,则酸雨含有亚硫酸(或二氧化硫)
(3)①滴加碘水,碘和亚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如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碘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管,不能盛装在碱式滴定管,应在酸式滴定管中,
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
②碘水和二氧化硫发生:I2+SO2+2H2O=2HI+H2SO4,或发生:I2+H2SO3+H2O=2HI+H2SO4,可知n(I2)=n(H2SO3)=n(SO2),
则0.02000mol•L-1×V×10-3L=0.025L×c,
c=$\frac{0.02V}{25}$mol/L,
故答案为:$\frac{0.02V}{25}$mol/L.

点评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方法和原理,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若原子数相等,则分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密度相等D.若物质的量相等,则密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已知A是一种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在如图变化中,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反应条件未写出)
又知2CH3CHO+O2$→_{△}^{催化剂}$2CH3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2)B、D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分别是羟基、羧基(填名称).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加成反应,④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下}{→}$CH3CH2OH;②2CH3CHOH+O2$→_{△}^{Cu}$2CH3CHO+2H2O;④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离子组是(  )
A.H+,CO32-,Cl-,Na+B.Al3+,NH4+,OH-,NO3-
C.Ag+,Br-,SO42-,K+D.NO3-,Na+,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将8.8g FeS固体置于200mL 2.0mol/L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FeS+2HCl→FeCl2+H2S↑).反应完全后,由于H2S气体部分溶解,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mol/L(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试计算:
(1)反应能生成的H2S的物质的量.
(2)实验中能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态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0.2mol有机物和0.5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产物质量减轻10.8g,再通过灼热CuO的,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3.2g,最后气体在通过碱石灰时被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17.6g.
(1)试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2:3,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用溴水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③用氢气通过加成反应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④用苯的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证明苯的碳碳键完全相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RCOOR′+R″OH$\stackrel{催化剂}{→}$RCOOR″+R′OH (R′,R″是两种不同的烃基)
Ⅱ.$→_{H_{2}O/H+}^{i.HCN/OH-}$(R、R′代表烃基)
(1)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A的名称为1,2-二溴乙烷.
(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PMMA单体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酯基.
(4)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符合下列要求的J的同分异构体8有种.
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③分子中不含环状结构其中与J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
其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逐渐缩小,溶液变红色
B.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燃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燃
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仪器: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试管夹⑤镊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等;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1B2F3A4D5C6E(用A-F表示);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4)实验结论: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