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④改进钾,溴,镁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 NaBr+NaBrO3+6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 mol。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 Na+ | Mg2+ | Cl- | SO42- |
浓度/(g·L-1) | 63.7 | 28.8 | 144.6 | 46.4 |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品2的化学式为 ,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 g。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将w g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阶段测试三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废旧显示屏玻璃种含有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课题小组以此玻璃粉末为原料,制得Ce(OH)4和硫酸铁铵矾[Fe2(SO4)3·(NH4)2SO4·24H2O],流程设计如下:
已知:Ⅰ.酸性条件洗,铈在水溶液中有Ce3+、Ce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Ce4+有较强氧化性;
Ⅱ.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②中过氧化氢的作用是 。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已知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
2 Ce3+(水层)+6HT(有机层) ≒2 CeT3 (有机层) +6H+(水层)
从平衡角度解释:向CeT3(有机层)加入硫酸获得较纯的含Ce3+的水溶液的原因是 。
(4)硫酸铁铵矾[Fe2(SO4)3·(NH4)2SO4·24H2O]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
(5)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以下三种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Fe2(SO4)3·(NH4)2SO4·24H2O b.(NH4)2SO4 c.(NH4)2CO3
(6)用滴定法测定制得的Ce(OH)4产品纯度。
若所用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滴定,则测得该Ce(OH)4产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称取14.00g硫酸铁铵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洗涤沉淀并烘干灼烧至恒重得到1.60g固体;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5mol/L硝酸钡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上第五次月考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X、Y、Z、M、R、W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X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Y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Z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M 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R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W为过渡元素,它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成对电子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且为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回答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1)X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其基态原子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R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 (高或低)其原因是 ;
(3)ZM3﹣空间构型为 ,其中Z的杂化方式为 ;
(4)W与YM易形成配合物W(YM)5,在W(YM)5中W的化合价为 ;与YM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为 .
(5)W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原子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A、B所示:
图B中原子堆积方式为 ,A、B中W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A、B晶胞的棱长分别为a cm和b cm,则A、B两种晶体的密度之比为 。
(6)X和W组成的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甲(黑球代表W,白球代表X).则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常温下均为气体,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填“a”或“b”)
(2)打开B的活塞,A中氯酸钠和稀盐酸混和产生Cl2和ClO2,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1.8×10-5 | Ka=3.0×10-8 | Ka1=4.4×10-7 Ka2=4.7×10-11 |
右图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ClO-)> c(CH3COO-)> c(OH-)> c(H+)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 H2O =HClO+CO32-
C.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图像中a点酸的总浓度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HCN、CN‑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及其对应的平衡常数:
①HCNH++CN- △H1>0 K1
②CN‑+H2O HCN+OH- △H 2>0 K2
常温下(K1= 6.2×10-10),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溶液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
B.对混合溶液进行微热,K1 增大、K2 减小
C.K2≈1.6×10-5
D.c(Na+) = c(HCN) + c(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M+)>c(H+)>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2CO3)<c(CH3COONa)<c(Na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2)标准状况下有① 6.72 L CH4 ② 3.01×1023个HCl ③ 13.6 g H2S ④ 0.2 mol NH3四种气体,气体所占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所含氢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已知某植物营养液配方为0.3 mol KCl,0.2 mol K2SO4,0.1 mol ZnSO4和1 L水。若以KCl,K2SO4,ZnCl2和1 L水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三种溶质KCl mol,K2SO4 mol,ZnCl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