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K与盐酸反应最剧烈,Al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Al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2)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NaH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aH.
②NaAlH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
Ⅱ.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A中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氯气 防止污染.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分析 Ⅰ.(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钠、钾、镁、铝的活泼性,活泼性越强,与盐酸反应越剧烈;根据电子守恒比较生成氢气体积大小;硫离子被氯气氧化成硫单质,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①NaH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OH与H2,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
②NaAlH4与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
Ⅱ.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装置A: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装置A中生成氯气,烧瓶上端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装置B:装置B中盛有溴化钠,氯气进入装置B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呈橙红色,验证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有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是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浓盐酸生成;
(2)氯气遇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4)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溴单质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
(6)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答 解:Ⅰ.(1)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钾>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激烈的是钾,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mol氢气需要得到2mol电子,1mol钾、钠都失去1mol电子,1mol镁失去2mol电子,而1mol铝失去3mo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单质,所以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故答案为:钾;铝;铝; S2-+Cl2═S↓+2Cl-
(2)①NaH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OH与H2,反应中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NaH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故NaH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NaH;
②NaAlH4与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
故答案为:NaAlH4+2H2O=NaAlO2+4H2↑.
Ⅱ.(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由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淀粉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
故答案为:A中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氯气 防止污染,
故答案为:吸收氯气 防止污染;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静至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故答案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充分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
故答案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
故答案为: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故答案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验证,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并用卤素性质进行解释是解答关键,注意要排除干扰因素的存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有下列变化关系:

其中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B的分子式为(  )
A.C4H10OB.C4H8O2C.C5H12OD.C5H10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如图1中的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NH3•H2O$\frac{\underline{\;\;△\;\;}}{\;}$NH3↑+H2O.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如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表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湿润后,放入盛有干操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变红,说明氨气遇水形成溶液呈碱性
(4)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水,导致溶液碱性减弱,则溶液颜色变浅.
(5)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图2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氯化氢.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6)为研究氨气的还原性,小兰做了以下实验:
将(2)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Y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最后褪为无色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③Z中的NaOH溶液倒吸入Y管中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Y管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聚合反应D.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
C.做衣服的棉、麻、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元素周期表中位于斜对角线的两种元素及其性质十分相似,称之为对角线原则.根据元素周期表对角线原则,金属Be与铝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
(1)写出证明Al2O3是两性物质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
(2)Be(OH)2和Mg(OH)2可用试剂氢氧化钠溶液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以下六种饱和溶液中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一组是(  )
①Ba(NO32 
②Ca(OH)2 
③Na2SiO3
④NaAlO2
⑤Na2CO3 
⑥NH3和NaCl.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XYZW
原子半径/pm1601437066
主要化合价+2+3+5、+3、-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Z、W元素的非金属性:Z<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某条件下,锌与稀硝酸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之比2:5,则此时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
A.N2OB.NO2C.NOD.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