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 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________.

答案:
解析:

  (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排除因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

  (1)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2)CO+H2OHCO3-+OH

  (3)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闵行区二模)工业上由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各漂粉精,其化学式可以用xCa(ClO)2?yCaCl2?zCa(OH)2(x、y、z为简单整数)来表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漂粉精进行定性、定量探究如下:
(1)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Cl2
①向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生成黄绿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
(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
(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②将生成的黄绿色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并收集到无色气体.推测过程①中生成气体除Cl2外,还可能含有
HCl
HCl
O2
O2
(填化学式),写出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OH)2[已知电离常数:Ki1(H2CO3)>Ki(HClO)>Ki2(H2CO3)]
①将少量漂粉精溶于水后,测定其pH值为12.3.采用的测定方法可能是
c
c
(选填答案编号).
a.使用广泛pH试纸    b.使用精密pH试纸
c.使用pH计          d.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②下列探究步骤的设计中,对证明该结论无意义的是
a
a
(选填答案编号).
a.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测定溶液的pH值变化
b.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c.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亚硫酸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测定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原理】ClO-+2I-+2H+→Cl-+I2+H2O;I2+2S2O32-→2I-+S4O62-
【实验步骤】
i.称取7.740g漂粉精固体,溶解,配成250mL溶液;
ii.量取该溶液5.00mL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并加入指示剂;
iii.用0.1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始末读数;
iv.重复ii、iii操作,记录始末读数.
(3)该实验中要使用的定量仪器除电子天平外还有
滴定管、250mL容量瓶
滴定管、250mL容量瓶
(写名称).
(4)步骤ii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淀粉
淀粉
(写名称),当观察到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时,达到滴定终点.
(5)实验数据如下:
若理论上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27.00mL,则相对误差为
-0.173%
-0.173%
(保留3位有效数字).
(6)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62.4%
62.4%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编号 1 2 3
消耗Na2S2O3体积/mL 26.90 27.00 26.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韶关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溶液的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溶液的pH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CO32-+H2OHCO3-+OH-
CO32-+H2OHCO3-+OH-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填实验现象)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09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盐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